黃偉俐觀點:國、共兩黨無法解決的根本矛盾

共產名義下的中國早已實行扭曲的資本主義,壟斷與貪腐橫行,失控房價與財政赤字成為反噬導火線。(資料庫)

這一篇文章在講一個政黨基本主張,跟其後續施政、主張的根本矛盾,避免從分顏色、爭權力的角度陷入個人的情感跟情緒。

先講結論:

1. 共產主義的中國,為了讓人民富起來,國家強起來,實則實施了資本主義。長期參雜了特權、壟斷的資本主義,卻製造了社會的不平等,尤其是房地產價格的失控。最後的結果是希望利用累積的財富,收割民間的韭菜,盡力彌平失控的貧富差距跟財政赤字。但是缺乏了民主選舉的機制,政治專斷的強權統治,更易造成獨裁與失能,終將面臨反噬。

2. 失去政權的國民黨,為了重獲統治,不敵被中國用以統戰的民族主義,實則深耕了有心統一的形象。問題不在民族主義,也不在民生主義,因為統戰的說法是「統一對經濟更好」,基本矛盾是在違反了民權主義的自由跟平等。如何說明才能讓台灣人民,願意拱手讓出手中的投票權、口中的言論自由權,跟免於被剝奪恐懼的財產權?並負起最後的結果與責任。

國民黨不是建立於「反專制獨裁」的三民主義之上的嗎?

國民黨開會要先念國父遺囑「余致力國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國之自由平等。」直接問,不囉嗦,那些讚揚中共、偏向兩岸統一的中國黨人、藍色名嘴們,「自由平等」如何可以存在於兩岸統一之後?如何落實在紅色的「一中統治」裡?兩岸互動很好,和談也可以討論,但和談的下一步不就是「面對統一」的民族大義嗎?

這是一個國民黨必然得面對的問題,看看香港的狀況,有人相信他們能維持真正的民主法治嗎?人民跟媒體能對國家政施政、領導人作為提出批評、質疑嗎?哪一天中國要對香港提出外匯管制,讓錢的進出,與投資標的受限制,你有反抗的餘地嗎?甚者,請問在中國,共產黨人跟非共產黨人平等嗎?人身真的有免於恐懼的自由嗎?

「大家先同意統一,其他再談嘛!」怎麼談?第一步談主權、國名?這些都是虛的。統一得談的是國防原則、社會管制,跟權力劃分。中國是可以不用在台灣駐軍,但台灣的國防採購計畫、軍力配置方式呢?台灣是可以先媒體自主啦!但真的沒有潛規則嗎?媒體人不怕得罪當道、被秋後算帳嗎?

是的,現在捧著中國高官,言論反美、反綠、反毒的先進們,到時一定會分功行賞,名利雙收,但是一般的普羅大眾呢?那些曾經批評過專制獨裁、反對統一的人呢?我們的自由跟權力能有多少的保障,這些附和統戰、主張統一的會管我們嗎?應該是繼續跪著臣服吧!

一個政黨,要是可以罔顧其成立之初的基本主張,對於選擇相信他們的人民都無法負保護之實責,支持度要來自哪裡?擁抱華麗大中華的浪漫,或顧著未來個人的權富,心底其實是反民主、自戀,跟歧視;還為什麼要講的義正嚴詞、高人一等? (相關報導: 許劍虹專欄:孫中山逝世百周年─永遠不失影響力的兩岸近代之父 更多文章

共產主義不是壞東西,只是難逃人性的考驗

曾經看過一本小說,書中描述了一次大戰跟二次大戰前後歐洲的英、德、蘇,不是只講戰爭,也批露了社會的現狀與改變。當時英國普遍的教育是小學畢業,農工家庭的小孩接著就是去工作,下田、下礦坑、進工廠。政治上雖然有投票,但人民缺乏自主意識,還是以貴族階級、菁英統治為主。那蘇俄更不用講了,經濟不發達、帝制專斷,而指揮打戰的則往往是腐敗的小貴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