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建山專欄:臺灣稱得上是富裕而先進社會嗎?

悶經濟使台灣被世界認定為「已開發國家」還有一段距離。(示意圖/取自Pakutaso)

當臺灣人均所得突破30,134美元,就能夠得上是世界級高所得的「富有國家」?甚或臆想臺灣之能成為全球「先進國家社會」已在咫尺之遙?臺灣能否成為全世界「富而先進社會」(advanced developed country, ADC),更是今天當朝掌政高官乃至一般社會普羅大眾平民的一致想望與期待;不過,就今天國際現實與臺灣的主觀情境態勢的評量,臺灣距離這一理想境地之路,似乎還相當遙遙難期。

臺灣執著人均所得將破30,134美元的迷思,映現出了臺灣特有「社會蒼白症」。

「偽預測」大內宣給予社會的幻覺

2020年11月10日中央主管部會公開發布:2021年臺灣人均所得可破30,134美元的利好訊息 ,引起社會普遍關注與驚奇;主要是因為,這一訊息與全民百姓的現實體感身受以及社會情境態勢氛圍,極不襯配。

行政院主計總處2020年8月所預測2021年臺灣人均所得(即每人GNI)可以達到29,502美元,主要是依據前一個月即2020年7月國發會委員會所正式通過的《四年國家發展計畫(2021~2024)》的未來規劃目標值,乃依據第一二季臺灣經濟向下大幅度緊縮態勢及當時新台幣的匯率均價1美元兌29.5元予以折算,因此,國發會預計2024年底臺灣人均所得應該可以達成3萬美元總體計畫目標;主計總處也就據此直接用當年新台幣匯率價格29.5元的「舊規劃值」為基礎,改用2020年第三季匯率28.5元予以換算,而得到原本國發會設算預定2024年乃能達成的預測性「突破值」,即可以輕鬆提前到2021年底就可以順利達陣。

國發會也就趁主計總處「以舊常態預測了新常態新態勢大前瞻」之勢,又硬拗係以第三季以後匯率為準重新計算,乃於2020年11月9日正式對外公開宣稱說,2021年應該可以達成30,134美元,使原規劃《四年國家發展計畫(2021~2024)》的2024年政策性設算目標值,得以提前三年在2021年達標,並大膽咬定臺灣每人GNI「確實將在」2021年升逾3萬美元,並藉此「偽偽預測值」抹粉飾朱地大大美化起蔡英文綠政府的國家經濟治績;綠色網軍及名嘴則「藉勢大內宣」。

行政院主計總處與國發會這一連環相套的計算,箇中所存在的最關鍵迷思正是,讓整個社會都誤以為「新台幣升值帶來的意外喜訊」,事實卻祇是「趁勢利用」匯率變數巧門,帶給全國百姓的「空幻誤會」罷了。

但是,真正的迷思盲點卻是:這祇是{沒有納入「貿易戰衝擊」與「Covid-19疫災衝擊」的兩大世界級變數效應} 的絕對必要考量所致;當然,會造成極大誤導與謬論。

虛妄以為高所得國家就是已開發國家

回顧臺灣人均所得於1992年升逾1萬美元,過廿年於2011年升逾2萬美元,若是這次祇經過十年時間的2021年,臺灣人均所得能再晉一級突破3萬美元,按世界銀行標準,當然已經是可以真正列位國際級的「高所得國家」之林,映現臺灣經濟發展邁入一個嶄新里程碑;自然值得所有國人額手稱慶。 (相關報導: 為何那麼多人投資後賠了一屁股,還要借錢繼續買?金融調查揭開77%台灣人都缺乏的東西 更多文章

今天全世界既有81個國家人均所得突破三萬美元大關已位列「高所得國家」,亞洲也早就有了14個高所得國家,倘若臺灣也能在2021年晉升「高所得國家」,似乎祇能算是亞洲後半段的高所得國家,即使硬拗這還是所謂「遲來的正義」,則似乎也未免太過「勝之不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