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準會升息,加密貨幣市場血流成河!美國百年前金融危機為去中心化金融提供寶貴啟示

比特幣。(美聯社)

美國聯準會6月一口氣升息3碼,加密貨幣市場應聲重挫,美國政治新聞網媒「Politico」指出,115年前美國發生的一場金融危機或許能為現在的加密貨幣提供寶貴啟示。

115年前的美國金融大恐慌

1907年10月,美國銅業巨擘海因策(F. Augustus Heinze)試圖操縱與壟斷「美國銅業公司」(United Copper Company)股票的行動失敗,引發了金融危機,為這次操縱計畫貸款的銀行遭遇擠兌,擠兌潮蔓延到其他相關銀行及信貸公司。

紐約第3大信託公司「尼克伯克信託公司」(Knickerbocker Trust)不久後倒閉,這導致紐約的信貸公司都籠罩在恐懼中,隨著大量民眾從地方銀行提出存款,恐慌情緒在全國蔓延。後來,美國銀行家摩根(J.P. Morgan)介入,為數家陷入困境的銀行安排貸款,最糟糕的危機才得以結束,恢復了人們對銀行體系的信心。

這場金融危機後,美國國會成立國家貨幣委員會(National Monetary Commission),希望透過金融改革,防止這種情況再次發生。1910年11月,國家貨幣委員會主席、共和黨的羅德島州(Rhode Island)聯邦參議員奧德里奇(Nelson Aldrich)召開祕密會議,商定成立中央銀行的計畫,其職責包括向成員銀行提供緊急貸款。1913年,美國國會通過《聯邦儲備法》(Federal Reserve Act),賦予總統權力,總統可任命人來監督該系統。

擁有英國劍橋大學(University of Cambridge)金融史博士學位的加密貨幣觀察家薩勒丁(Rasheed Saleuddin)表示,目前加密貨幣市場的危機與1907年的美國金融大恐慌(Panic of 1907)「幾乎相同」。這一次,加密貨幣創投的虧損讓市場動搖對於以加密貨幣為主的貸方信心,並出現類似的「擠兌」熱潮。

加密金融服務公司會加入聯準會系統嗎?

「Politico」指出不要指望加密金融服務公司會加入聯準會系統,至少不要指望那些致力於加密貨幣原始精神的加密金融服務公司,這些公司旨在挑戰國家與中央銀行體現的金融體系,加密貨幣的真正信徒想要的是取代聯準會,而不是加入它。聯準會也一直阻止加密金融服務公司加入聯準會系統,聯準會主席鮑威爾曾表示,他不急於開創這個先例。

美國聯準會主席鮑威爾。(美聯社)
美國聯準會主席鮑威爾。(美聯社)

有時,如果沒有政府批准的中央銀行,各銀行會聯合建立私人結算所,在緊要關頭擔任貸款者,例如19世紀美國波士頓(Boston)薩福克銀行(Suffolk Bank)。

然而,「Politico」指出不要指望聯準會成立專門穩定加密貨幣產業的機構,加密貨幣觀察家薩勒丁認為目前的加密貨幣行業過於分散,無法成立類似的機構。他說歷史表明市場參與者將自行減少風險行為,而不是透過監管機構。 (相關報導: 華爾街日報》加密貨幣下跌引發骨牌效應,投資人恐面臨更多痛苦 更多文章

薩勒丁也指出:「市場的記憶很短暫。所以接下來可能是數年後發生另一場危機。不過,有鑑於那是加密貨幣,下一場危機可能來得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