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有點唐突,但是我真的很喜歡路線巴士的座椅墊布設計。我指的是在藍底上每隔一距離就會放上多彩螢光色抽象圖案的設計。

乍看之下雖然很類似,可是各種巴士的色調和樣式又不太一樣,以至於搭車時忍不住拍了照片。我喜歡這些設計到如果有「巴士座椅T恤」的話就會想買來穿的程度。
這時,我的腦海中突然浮現一個不可思議的想法:「這個設計是在何處以什麼樣的方式誕生的呢?」於是我詢問了在製作路線巴士和觀光巴士座椅方面,於日本國內佔有9成市佔率的天龍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首先他們的回覆是,座椅本身和張貼於表面的墊布是由不一樣的工廠負責的(天龍工業是負責座椅設計和開發的企業)。座椅表面的墊布稱為「表面皮材」,天龍工業告訴我,製作這種表面皮材的工廠有好幾家。巴士座椅的設計大部分都是由公車業者和表面皮材工廠互相討論之後所決定的。
所以接下來,我也詢問了從地毯和窗簾等裝飾、到巴士及鐵路的內外裝材料都可廣泛對應的住江織物股份有限公司。該公司是日本國內最大間的表面皮材工廠。結果,這次很榮幸可以訪問到住江織物股份有限公司「車輛開發部設計團隊」的島津先生有關於表面皮材的大小事。公車座椅墊布的設計之謎就要在此解開了!
最初住江織物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製作公車墊布(表面皮材)的呢?
「我們公司自創業起到今年已有132年,自合夥公司創立以來也有102年的歷史了。第一次處理巴士的相關業務是在1924年(大正13年)的時候。出貨素色的Moquette地毯給東京市公車就是一切的起頭。Moquette指的是一種絨毛織物,肌膚觸感佳又有耐久性,所以就成了大量使用在公車和鐵路上的織物了。以前的素材不是化學纖維,而是羊毛或安哥拉山羊毛(山羊的毛)。現在都是以聚酯纖維為主。」
光是巴士的表面皮材就已經很有歷史了呢。我常常看到的是藍底加上多彩圖樣的東西,難道從以前開始就有很多這樣的設計了嗎?

「觀光巴士、路線巴士和高速巴士其各自的設計形象都有點不太一樣吧。首先來說說觀光巴士的事情。在1970年代左右盛行團體旅遊時的巴士,由於天花板都有吊燈所以也被稱為『移動宴會廳』,其表面皮材都是以紅色基調的華麗設計為主流。起初是從模仿歐洲的設計開始的。大多數是一種名為『中央花紋』,也就是中央有花紋而兩旁是素色的設計。在泡沫經濟快結束為止都是以這種設計為主流。」

真的!我記得小時候曾經搭乘過那種氣氛的巴士。真是令人懷念…。
「相較之下,路線巴士大多都以素色及簡單花紋較多。然後到最近一種被稱為總花紋的設計變成了主流。剛剛說到的中央花紋,其花紋必須要對準座椅的中心才行。那個部分要花上不少工資。相較之下總花紋的設計是亂數呈現,沒有必要對準座椅的中心,因此效率變得很好,也可以省下成本。我覺得是因為這樣而受到歡迎的吧。」

這個就是我想像中的巴士座椅設計。可是看到資料才發現出乎意料地變化豐富呢。 (相關報導: 日本商務飯店,浴室牆上那顆像警鈴的東西是什麼?6大設備功能,讓旅客大呼好貼心 | 更多文章 )

「我分析了2001年開始觀光巴士座椅設計的變遷,發現雖然2001年的時候花紋的變化相當多樣化,可是最近則是藍色系非常多,也有少許的棕色系設計,而且這個傾向持續了10年以上。理由只是我的推測,在泡沫經濟崩壞之後的景氣狀況之下,選擇總花紋可以讓工資更加便宜是第一個理由。另一個理由是觀光巴士總想帶給人明亮的印象。黑色系就太暗,可是紅色系又太華麗了,所以還是藍色系較能讓人平靜下來。還有,要是採用了對比強烈的花紋的話髒污就不明顯了。所以為了抑制更換的成本,大家才會常常選擇這樣的設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