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派兒子遊說甘迺迪支持反攻-《刺殺蔣介石》書摘(3)

蔣介石念念不忘的反攻大陸,因為美國不贊同而無法成真。(鳳凰視頻)

衝著陳誠這句「以三個月的戰備,打六個月的仗」,國民黨當局開始在臺灣島內徵收「國防特別捐」,據估算,這項專門為實現蔣介石反攻夢想而徵收的「國防特別捐」,總金額約為新臺幣二十億元(一九六○年代幣值)。這二十億臺幣,就是蔣介石的「賭本」。朱元琮說:「老先生認為,光是依靠臺灣的力量是不夠的,所以命令經國先生到美國去,希望能說服美國政府,支持我們『反攻大陸』的計劃。」

「國光作業室」成立兩年後,一九六三年九月六號,蔣介石命令蔣經國(時任「行政院政務委員」),到華盛頓密見美國總統甘迺迪。但是,由於一九六一年四月豬玀灣事件突襲古巴失敗的教訓,以及考慮與北京進一步改善關係的可能性(斯時中美兩國早已密集展開於維也納、日內瓦之秘密會談),甘迺迪拒絕了蔣經國請求美國支持「反攻大陸」的構想,儘管蔣介石言明再三,不會要美國人犧牲任何人命,白宮僅僅只需點頭同意「美國出槍砲,臺灣出軍隊」,成敗毀譽完全由我老蔣一肩扛下。蔣介石的這趟充滿風險的買賣,給甘迺迪毫不遲疑地回絕了。兩個半月後,一九六三年十一月二十二號,甘迺迪總統遇刺身亡,副總統詹森繼位。

根據蔣介石的一份秘密談話記錄,蔣介石曾經親口透露,一九六四年四月間,美國國務卿魯斯克(David Dean Rusk)訪問臺灣時,曾經與蔣介石討論越南問題,當時蔣介石曾經表示,要贏得越戰,必須切斷自中國大陸至北越之交通線。

這份秘密談話記錄顯示,蔣介石當面向魯斯克建議,使用國民黨部隊佔領北越與雲南、廣西邊境的若干軍事據點,截斷大陸與北越的連繫。但是,魯斯克並未採納蔣介石的這項提議,顯然,美國人清楚蔣介石的目的,是想藉著「協助」越戰之名,行「反攻大陸」之實。蔣介石事後表示,一九六四年七月以前,共軍尚未在雲南及廣西地區加強兵力佈署,他向美國建議,假使能以空降方式,將國民黨軍送入這一地區,將可有效控制這一帶地方。由於美國不接受他的建議,蔣介石遇到美國軍政領袖就抱怨,一九六四年八月以後,整個局面為之改觀,共軍大量增兵雲南、廣西。

蔣介石在一次談話中,透露了曾經向美國提出的另外一次「反攻大陸」計劃:「有一時期,有些人主張攻取海南島,認為此舉可以牽制在華南共軍,並可以支援越戰,但是此一主張過去可能有利,目前已經失去意義。因為共產黨亦已經在海南島增兵,並且進佔海南島。」

為此,蔣介石亦屢屢向美國方面抱怨:「『中華民國政府』雖然始終願意協助越南及美國,解決越南問題,但始終無從獲得提供援助之途徑。」國民黨當局連續錯失了好幾次「反攻大陸」的機會,雖然接二連三吃了美國好幾次閉門羹,蔣介石並未就此放棄他的圓夢計劃。事實上,蔣介石早有心理準備,他心知不能完全將賭注放在美國身上。

多年來,因惟恐美國從中作梗強力阻撓他「反攻大陸」,蔣介石巧妙而慎重地佈置著他的秘密計劃。為求萬無一失,並避免美國從中破壞,蔣介石採取一種兩手策略,模仿韓信「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的兩面手法。蔣介石想藉著這個兩面手法,一方面大量爭取美援,厚植軍事實力,另方面是要掩護他真正的反攻計劃。蔣介石的「明修棧道」,是由國防部負責「聯五」的余伯泉將軍,草擬一套蔣美聯合「反攻大陸」的「巨__光計劃」。而其「暗渡陳倉」,則是委由朱元琮及其麾下眾多將校參謀,日以繼夜秘密從事的「國光計劃」。(按:國民黨軍及今之臺灣「國防部」採行美軍分工制度,在「國防部」轄下,「聯一」掌管人事、「聯二」管情報、「聯三」管作戰、「聯四」管後勤、「聯五」負責作戰計畫)簡單地講,「巨光計劃」不過是一套誘騙美國人的幌子,蔣介石希望以「巨光計劃」掩飾他真正的底牌「國光計劃」。蔣介石想拿「巨光計劃」來「掩其耳」,以「國光計劃」來「盜其鈴」。

*本文選自時報出版的《刺殺蔣介石》一書。作者王丰為傳記作家、兩岸三地電視台歷史主題嘉賓與評論員,著有專書十六種,包括:《我在蔣介石父子身邊的日子》、《宋美齡的美麗與哀愁》、《蔣氏父子1949危機檔案》、《蔣家恩仇錄》、《蔣經國愛情檔案》、《蔣介石健康長壽一百招》、《蔣介石死亡之謎》、《蔣介石父子1949危機檔案》、《宋美齡的台灣故事》、《蔣介石在淞滬戰場:從忍辱到復仇》等。

刺殺蔣介石書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