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讓軍人在台灣受到尊敬,更要把握台美合作的最佳時機!」美專家建言:蔡英文的軍事改革,不妨以雷根為師

(翻攝影片《陸戰虎斑迷彩的榮耀》)

日本智庫「戰略研究論壇」研究員格蘭特·紐舍曼(Grant Newsham)在最新一期的《全球台灣簡報》(Global Taiwan Brief)撰文,建議蔡英文總統在進行軍事改革時應「以雷根為師」,盡可能改善軍人的地位與待遇,才能真正吸引有用人才。而且台美應該成立一支「太平洋人道救災部隊」,盡可能把握當前台美安全合作的最佳時機。

紐舍曼是加州大學法律博士,曾在美國海軍服役30年,並在2014年以上校軍銜退役。他也曾在摩根史坦利的日本分公司任職十多年,2013年起,則在位於東京的日本智庫「戰略研究論壇」(Forum for Strategic Studies)擔任研究員,專精領域為亞太安全與貿易風險,他在這篇〈台灣軍改:看看雷根怎麼做〉(Taiwan’s Military Reforms: Look to Ronald Reagan)的文章中,提出多項給蔡英文政府的建言—

台灣武器精良,然後呢?

蔡英文今年稍早宣布了2019年的國防預算為112億美元(新台幣3460億元),但這個金額究竟是多還是少?紐舍曼認為,得看這個問題到底是問誰。不過可以確定的是,台灣將繼續開發長程飛彈、進行潛艦國造等工作,川普政府也批准了3億3000萬美元的對台軍售,包括了F-16、C-130、F-5等戰機的備料與相關系統。紐舍曼認為,這些新聞讓人對台灣軍隊的武器裝備印象深刻。

台灣海岸警衛隊在南沙群島的太平島上的一架C-130軍用運輸機(2016年3月23日)。美國對台灣最新的一批軍售只是台灣空軍所需的F-16、C-130等飛機的零件設備。(美聯社)
台灣海岸警衛隊在南沙群島的太平島上的一架C-130軍用運輸機(2016年3月23日)。美國對台灣最新的一批軍售只是台灣空軍所需的F-16、C-130等飛機的零件設備。(美聯社)

不過紐舍曼說,蔡英文政府應該對使用武器的軍人投注更多注意力。無論台灣所擁有的武器多麼先進精良,台北當局都應該讓軍人在台灣成為一個受尊敬的職業。台灣近年改為全募兵制之後,在招募新兵的工作上遭遇不少困難。其實募兵之難,早在改制之前就已被台灣軍方所預見。當時台灣國防部曾就此問題諮詢美軍,像是特定的口號或訴求是否能夠在招募人才上奏效。不過曾在美國海軍長期服役的紐舍曼也說,訴諸愛國主義或者進取冒險的生涯,就算在美國也不見得能做到多好—畢竟從軍只對某些性格或境遇相契合者,才會有吸引力。

建議蔡總統「以雷根為師」

不過紐舍曼認為台灣若想解決募兵問題,也不是那麼困難。蔡英文總統今年訪美曾在雷根總統圖書館發表演說,雷根總統在1980年代早期曾經從事軍隊改革,讓美軍成為一個廣受敬重的職業。紐舍曼說,在雷根上台之前,在美國如果有人說要去從軍,就算是當軍官,難免會引來尷尬的沈默,甚至會有人問「難道沒別的事好做了嗎?」若是當大頭兵,各種軍眷生活陷入貧困的說法,其實都是事實。 (相關報導: 「台灣擁抱民主,是一條對所有中國人都更好的出路!」智庫講稿提前曝光,美國副總統彭斯挺台反中 更多文章

20180718-空軍今(18)天上午在台東志航基地,邀請媒體採訪三型主力戰機的首批女性飛行員。圖為擔任F-16戰機飛官的蔣惠宇。(蘇仲泓攝)
圖為擔任F-16戰機飛官的蔣惠宇。(蘇仲泓攝)

紐舍曼說,當前的台灣看來還沒有當初的美軍那麼慘。雷根當初面對的美軍有毒品與種族問題,更不要說因為在越南吃了敗仗,整體士氣低落,上個世紀60年代在國防部長馬納麥拉(Robert McNamara)主導下,美軍還招募了大批在心智與體能上根本不達標的士兵。而雷根的提升美軍地位之道,不只是砸錢提升軍備,更重要的是,他願意改善將士的薪餉、甚至改善軍眷的生活,只有真的對軍人好,讓軍人感覺國家確實重視他們,才能吸引人才為國效力。

雷根與傅利曼(取自網路)
雷根與傅利曼(取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