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勞工擔憂勞保是否真的會在2026年破產之時,竟又傳來勞動基金國內投資投資組長游迺文接受金主招待……等等重大基金舞弊事件,然而舉國譁然之後,大家除了束手無策似乎也別無他法!新聞熱度大概也是再度重重舉起輕輕放下,可以預期以後這樣的弊案若干年後必定不可免的必然會再度發生,因為即使如勞動部避重就輕回應:「勞動基金非一人可以操控,而是由一組人決策討論決定購買股票的範圍與數額,再交由交易員根據當天情勢作出投資決定書。」(摘錄自中央社2012年12月2號吳欣紜報導)但仔細思辨此段回應還是再再顯示勞動基金是由一群公務員用人為決定買賣何檔股票。重點是只要是人為決策怎麼可能不發生人為弊端?更何況依據今周刊報導:「光是包含勞保、勞退在內七檔基金的國內投資,以今年9月底結算高達4.84兆元。歸屬游迺文業務範圍的國內投資也有2.42兆元,約是國內民間基金總資產規模6.7兆元的三分之一,這根本不是凡人把持得住的神魔級誘惑呀!所以建立一套可以擺脫人為決策、弊端的制度才是治本的當務之急,不該再繼續空思妄想和依賴所謂的道德防線!
有人或許會覺得筆者陳義太高,實則不然,早在民國99年私校退撫基金改革時,就已經有一群人默默的排除萬難建立了這樣一套以科技管理退休基金以杜絕人為弊端的制度!而且自102年正式實施以來成效良好,基金年化報酬率高達5.9% (是年化報酬率只有3%的勞動基金的2倍)!因為當時參與建立制度的委員多數是繳費關係人(也就是基金管得好不好直接影響委員自己未來的退休金),而當中的輔導官員更是由84年建立軍公教退撫基金就參與建置及後續管理的資深公務員,大家眼見政府管理的積弊深重,所以當一群有識之士有機會全權主導私校改革時,便以革除軍公教基金管理之弊端為目標;比如避免因為「人為決策、下單」買賣個股產生官商勾結或拿全民的錢去中飽私囊,此一最被社會痛心疾首的沉痾。私校基金採用的除弊方法就是完全無論篩選投資標的或買賣下單完全電腦化、科技化,任何人的黑手在電腦模組指標的監控下幾乎完全沒有上下其手的機會!

針對私校的退休基金管理模式簡要介紹如下,大家就可以明瞭: 首先由繳費關係人如:各私校董事會(提撥退休金繳費佔32.5%)、教師團體、教師工會(繳費佔35%)推薦代表,加上公開招標遴選專業的投顧團隊派出的投資顧問成立投資小組。但投資小組並不是負責下單買賣某一個股(最值得一提的是私校只買一籃子股票型的基金,根本不買個股),而是:
(1) 由專業投資顧問架構適當之資產配置比例,再由投資小組審核討論是否通過。
比如:目前穩健型組合股票型基金和債券型基金各佔46%,貨幣型基金佔7.66%,積極型組合股債比則為63%:27% 。此一比例通過後單一個人均不得隨意更動。
(2) 嚴選買入資產標的, 建立一套科學、客觀且兼具風險控管機能的基金篩選模式。 (相關報導: 65歲退休,只剩不到2年壽命?學者痛批毫無根據,持續工作的2大好處反而讓你活更久 | 更多文章 )
方法是:以投資界長期驗證有效的20幾個評比指標,在國內外2000多檔基金中篩選出同類型基金在1、3、5、7年績效均排在前幾名的優質基金,以目前穩健型組合中大約有15檔基金,形同海選挖角業界工作績效最好的15名優秀人才組成一個團隊為私校基金創造佳績。請大家睜大眼睛看也就是只要沒有被電腦篩選進入優質組合中的基金,即使是投資顧問或主管官員都不准下令購買此篩選組合外的任何一檔基金或股票;而且個別基金占比不得超過總量的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