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新聞》聯準會all in難擋市場崩跌,經濟苦日子來了!

全球經濟與金融市場因為武漢肺炎而面臨大幅下滑風險。(合成圖)

在經濟學家的眼中,美國聯準會近期無預警降息四碼,以及啟動七千億美元量化寬鬆等一連串的舉動,就好比是在「力阻經濟衰退」這張賭桌前,所有家當“All in!”「孤注一擲」。

而從美股與全球股市事後的表現來看,顯然聯準會的all in徹底輸給了市場的恐慌情緒及資金壓力。美國與全球市場經濟衰退恐無法避免;企業破產、倒閉、勞工失業……等等經濟衰退所引發的問題,離許多民眾也將僅有一步之遙。

雖然在政府及全體國民的努力之下,台灣至今仍有效阻止武漢肺炎疫情的擴散,但內需消費卻已經因為疫情而跛腳。倘若出口再因為歐美與中國的疫情而受創,台灣經濟前景恐怕更不樂觀。

苦日子步步逼近,台灣政府與民眾做好準備了嗎?

三月十五日荷蘭國際集團(ING)網頁上,首席國際經濟學家奈特利(James Knightley)發表的文章用了幾個簡單英文單字當標題──“Federal Reserve: All in”,他評論美國聯準會(Fed)在三月十五日無預警降息四碼(一個百分點),以及啟動七千億美元量化寬鬆(QE)等一連串的舉動。

聯準會All in是否太早惹議

“all in”是賭博術語,意思是「將所有籌碼全部押上全力一搏」。在奈特利眼中,聯準會似乎認為,在這個全球經濟與金融市場因為武漢肺炎而面臨大幅下滑風險的時刻,此刻若不做出重大而有意義的回應,將促使已經很緊張、失調的情況變得更糟。因此,聯準會才會孤注一擲。

奈特利認為,大降息與量化寬鬆恐怕現在並無法避免衰退,但聯準會必須要有這種大膽作為來減緩疫情帶來的金融緊張,他支持聯準會:「這樣做是對的,不應該再等。」

不過,安聯集團(Allianz)首席經濟顧問伊爾艾朗(Mohamed A. El-Erian)卻不這麼認為。他指出,聯準會這般大動作「超前部署」的各項措施,在當前疫情嚴峻之時,不僅沒有任何重啟經濟活動的效果,反而可能助長金融市場不安、加劇市場波動。

伊爾艾朗說,因為在這時候,即便借錢利率再低、口袋裡的錢變得更多,人們都不會出去旅行或進行原本已取消的各種經濟活動。可是聯準會卻幾乎先用光了它的利率彈藥。

美國聯準會主席鮑威爾31日宣布降息一碼,美股反而瞬間下跌。(AP)
聯準會一次將降息、量化寬鬆等工具用上,引發不小爭議與討論。(AP)

在聯準會all in後的第一個股市交易日,美國三大股市道瓊工業指數(DJIA)、那斯達克指數(Nasdaq)、費城半導體指數(SOX)均以重挫回應了聯準會的舉動。

其中,道瓊開盤不久後便觸及熔斷機制,暫停交易十五分鐘,恢復交易後仍繼續下殺,指數最終重挫近三千點,跌幅超過一二%。很顯然,伊爾艾朗不幸言中,而美國經濟步入衰退的風險正在攀升中。

油價跌讓高收益債風險大增

瑞銀(UBS)財富管理投資總監辦公室執行董事及股票分析師陳彥甫則認為,降息雖然不能改善疫情,但仍有助於穩定經濟,會讓未來經濟反彈速度更快。聯準會降息的目的是要穩定債券市場,也就是健全風險定價的機制,畢竟三月八日到十四日這一周美國十年期公債一度跌破○.五%。 (相關報導: 華爾街日報》美股滔天巨震,不完全是新冠疫情拖累 更多文章

陳彥甫說,降息固然無法讓人們恢復正常地搭飛機、上餐館、看電影,但等到疫情獲得控制後,低利率及寬鬆的貨幣環境將有助於經濟快速恢復及彈升的幅度,這也是全球許多國家央行共同採取一致動作的原因。當中國、美國、德國等國家陸續動用國家力量,以減稅或補貼等方式,協助企業或個人度過疫情的難關,在未來歐美疫情獲得控制後,預估第二季之後,全球經濟應可恢復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