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角大廈29日表示,美國總統拜登已經批准國防部長奧斯丁提出的《2021 全球態勢評估報告》,作為美軍安排全球軍事資源的建議與依據。美國國防部副次長卡林說,美國將會以外交手段優先,重振美國與合作夥伴的關係,也會針對美國的海外戰力與決策流程進行評估。五角大廈強調中國是美國最重要的挑戰,《全球態勢評估》也建議增強美軍在印太區域的部署、並且強化關島與澳洲的軍事基地,但具體內容大多仍屬機密。
在五角大廈主管戰略、計畫與能力的國防部副次長卡林(Mara Karlin)29日親自主持了發布《2021全球態勢評估》(2021 Global Posture Review)的記者會,她也強調《全球態勢評估》強調了與盟國及夥伴的進一步合作,遏制中國的軍事侵略與北韓的威脅,推進有助於區域和平的政策。五角大廈在新聞稿中也指出,由於國防部長奧斯丁(Lloyd Austin)將中國視為美國的最大挑戰,印太地區成為GPR的重點地區也是意料中事。
《全球態勢評估》建議,美軍應當進一步參與軍事夥伴的活動,強化關島與澳洲基地的基礎建設,並且將太平洋島嶼的軍事建設列入優先事項。除此之外,《全球態勢評估》也提到增強與澳洲的後勤合作、美軍戰機在澳洲的增派與輪調,以及在南韓部署一個攻擊直升機中隊與一個砲兵師。不過卡林指出,雖然美軍在印太地區的計畫不只如此,但許多措施與決定都需要與盟國進一步討論,目前仍屬機密。
除了在印太地區應對中國與北韓的威脅,《全球態勢評估》在歐洲則希望加強對俄羅斯的威懾力,協助北約部隊能更有效率的行動。國防部建議取消川普政府對駐德美軍的2.5萬人上限,並且在黑森邦的威斯巴登(Wiesbaden)部署一支500人的多領域特遣隊(Multi Domain Task Force)與戰區火力指揮部;在「歐洲基礎設施整合計畫」(European infrastructure consolidation plan)之下,美國也將保留原先打算歸還給德國與比利時的7個基地。

在中東部分,《全球態勢評估》建議增強美軍在此區域的飛彈防禦能力,並將一部分海軍資源分配給歐洲與印太地區。美軍也將與中東國家持續進行軍事合作,以免已經在伊拉克與敘利亞覆滅的「伊斯蘭國」(Islamic State)勢力死灰復燃。卡林表示,對全球態勢負有責任的美國將繼續確保美軍的現代化與準備就緒,也將確保在中東地區針對各種威脅進行快速部署的能力。在非洲部分,《全球態勢評估》強調對極端主義組織的監測;在中南美洲與加勒比海地區,則側重人道主義援助、救災和禁毒任務。
《華爾街日報》指出,五角大廈《全球態勢評估》最主要的重點就是對抗中國,但從已經公布的內容來看,這份報告並未針對美國在亞洲的軍力進行大規模調整,無論是強化關島或澳洲基地,或者是與南韓及澳洲的軍事合作,都無關宏旨。這凸顯了美國在對抗中國之際,又要維持其他全球承諾的挑戰。 (相關報導: 「美國對中國的威懾力已進入危險時期」USCC最新解放軍攻台評估,指出了哪些共軍優勢與國軍缺失? | 更多文章 )

美國先前才從阿富汗完全撤出,不過目前俄羅斯的軍隊在烏克蘭邊境大規模集結,中國又加強了對台灣的武嚇行動,華府智庫美國企業研究所(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的伊格蘭( Mackenzie Eaglen)警告,「這個世界比起6個月之前更加不穩定」。他批評美軍撤出阿富汗的決策並未真的讓美軍騰出手來應付其他地區的挑戰,因爲美軍被迫從更遠的地方收集恐怖組織的情報,這使得軍事資源的移轉變得更加困難,「因為我們在阿富汗失去了我們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