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美國邀請台灣參加民主峰會,葛來儀:拜登或降級台方與會官員級別,避免越過北京紅線

(美聯社)

拜登(Joe Biden)政府邀請台灣參加一次民主會議,進一步抵制北京方面長期以來在外交上孤立台灣的壓力,並使美中緊張關係的近期緩和局面面臨考驗。

首屆民主峰會(Summit for Democracy)定於12月9日和10日在線上舉行,將有100多個民主政府參會,但不包括中國、俄羅斯和其他一些有專制領導人的國家。通過邀請台灣參會,拜登政府正在擴大使台灣納入國際論壇的努力,提高其作為抵禦北京方面恐嚇之堡壘的形象。中國稱台灣屬於其領土。

本文為風傳媒與華爾街日報正式合作授權轉載。欲看更多華爾街日報全文報導,請訂閱特別版華爾街日報VVIP方案,本方案僅風傳媒讀者專屬,以低於原價3折以下之全球最優惠價,即可無限暢讀中英日文全版本之華爾街日報全部內容。

美台之間加強接觸使中國感到錯愕。雖然中國安全專家表示華盛頓的邀請並不是沒有先例,但美方的最新舉措還是有可能激怒中國領導人。

在本月早些時候的一次影片峰會上,美國總統拜登(Biden)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討論了在台灣問題上的分歧,但總體上決定將暫時忽略這一問題以及從人權到安全等其他緊張局勢,以緩和兩國之間的敵對情緒。

為減少「火藥味」,美國和中國宣布了一項合作協議,共同致力於讓世界向更清潔的能源轉型。拜登政府本周表示將動用戰略原油儲備來釋放原油以遏制高油價,並表示北京方面也將採取類似的行動。

台灣受邀參加此次民主峰會,再加上拜登最近發表的一份聲明稱他已經考慮外交抵制明年2月份的北京冬奧會,這可能會破壞中美雙方的合作氣氛。

據中國外交部的會議摘要顯示,習近平在會晤中警告拜登不要搞意識形態劃線、陣營分割,表示這將導致冷戰帶來的危險重現。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周三表示,中方堅決反對美方邀請台灣當局參加所謂的「領導人民主峰會」,並呼籲美方停止為「台獨」勢力搭台。趙立堅在北京的一個例行記者會上說:「與P『台獨』一起玩火,終將引火燒身。」

拜登政府的一位官員稱,在拜登與習近平舉行領袖會晤期間沒有提及該民主峰會,美國政府的立場是,美國會在一些情況下與中國展開競爭或持不同意見,也會在氣候變化和其他全球問題上與中國進行合作。

這位官員說,拜登政府的對華政策從上任第一天開始就始終如一。該官員還稱:「這些事情是同時發生的,是一個多層面的、複雜的動態過程。」

德國馬歇爾基金會(German Marshall Fund)亞洲項目主管葛來儀(Bonnie Glaser)表示,把台灣納入該峰會並不構成對待台灣的一個先例。他指出,台灣此前被納入了打擊激進組織伊斯蘭國(Islamic State)的全球聯盟。

葛來儀說,拜登政府還可能通過將台灣參會代表保持在較低的官員級別來避免越過北京方面劃定的紅線。許多國家的出席者都將包括政府領導人。台灣外交部表示,台灣將派其駐美代表蕭美琴和數位政務委員唐鳳參會。

葛來儀稱:「中國可能會以某種方式作出回應,但採用的做法不會導致中美關係的重大倒退。」她說道:「台灣將不會被稱為一個國家,台灣總統將不會出席會議。」

美國政府近些年來一直尋求支持台灣,增加雙方高級別官員的接觸,並保持大力度的對台軍售。軍事合作已有所加強,美國在台灣部署了一支小規模的部隊,負責訓練台灣士兵。

這些舉動引起了北京方面的警覺。中共領導人已表示,必要時將武力奪取台灣,完成國家的統一。幾十年來,中國政府迫使各國政府在承認北京或台北之間作出選擇,孤立台灣,並將其排除在世界衛生組織(WHO)等國際機構之外。

上個月,中國紀念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50周年之際,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發表聲明稱,台灣已經成為民主成功案例,並呼籲廣泛支持台灣「強有力地、有意義地參與整個聯合國體系和國際社會」。

台灣和美國官員表示,邀請台灣參加民主峰會,應該是為了突出其充滿活力的民主制度和對人權的尊重。 (相關報導: 華爾街日報》美國牽頭釋放原油儲備後,油價為何不跌反漲? 更多文章

上述拜登政府官員稱:「我們相信,台灣可以對峰會的目標作出有意義的承諾,即反對威權主義,打擊腐敗,以及在國內外推進對人權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