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政府推動公共住宅,持續以4年2萬戶為目標,都發局長林洲民17日談及公宅期程以及管理規劃。值得注意的是,林對公共住宅政策的上位思考傾向「大政府」思維,甚至不惜可以由政府跳下去「蓋房子、做管理」,而不是釋放民間建築界與物業管理界的效率活力,與公宅說帖中「創造經濟、促進就業」口號,頗為不同,市府說帖中所說4年2萬戶的4000億產值,也顯然會被大打折扣。
林洲民表示,2018年底將會有1萬9590戶,以三種狀況出現:興建完成、申報竣工、正在施工。然而,在還不到2萬戶以前,柯市府任內推出的興隆公宅,卻已經出現種種問題。
柯市府將興隆公宅當模範,管理相當粗糙
民進黨市議員簡舒培表示,柯市府想將興隆公宅作為模範,但出現相當粗糙的管理,她表示,由於承租興隆公宅者並非房屋所有權人,因此,不適用《公寓大廈管理條例》組織自治會,因此,當前的興隆公宅並沒有自治組織,完全是委託都發局採購發包的物業管理公司來從事管理工作。
簡舒培表示,由於物業公司並非住戶,不會為居民著想,比方說,垃圾場變成堆放雜物的地方,卻不能放置垃圾,造成住戶聽到垃圾車聲才能把垃圾拿出來倒,管理的粗糙造成住戶不便。此外,是否為優良公宅住戶,決定了下一次能不能繼續承租公宅,對此,都發局設計了「違規計點」的評估方式,但竟是由物業公司掌握了計點的公權力,為住戶打分數,甚至以此要脅住戶。
簡舒培解釋,評選物業公司時,並沒有納入住戶的意見,物業公司只需聽命發包給他們的都發局,因此,物業公司變成不是來「服務」住戶,而是代替都發局來「監督」住戶,甚至對住戶口出惡言,「你已經用這麼低的價錢取得公宅了,你還想怎樣?」
此外,簡舒培也批評,柯市府為了宣示其公宅的「智慧化」,在電梯前陳設了「電子布告欄」,也刻意帶行政院長林全去參觀,但該東西根本不適用於住戶,經住戶反應,要看完所有的告示內容,必須在佈告欄前等上5分鐘讓字幕跑完,並不比紙本公告來得實用,住戶於今年3月在住戶大會上反應問題,卻遲遲等到8月報告到柯文哲那邊才能修改,突顯市府的效率低落,更突顯這麼小的事情卻非得由市長室決策的荒謬,因為底下的人都不敢決策。
簡舒培指出,自己曾與都發局溝通要讓興隆公宅住戶籌組自治會,達到居民按需要自治,且應該由都發局出面協助居民與物業公司之間的對話,但都發局卻回應,過去國宅幾十年都沒有自治會,所以公宅也不需要,讓她無法接受。
對此,都發局則以將來會設置「公宅管理公司」統一管理眾多公宅為由回應。今日的都發局,也不例外。
當記者提到這類管理的問題只會越來越大,且柯市府有意成立的「公宅管理公司」組織辦法仍躺在市議會,這個市議會會期肯定過不了,都發局要如何因應這樣越來越棘手的管理問題?都發局長林洲民聽聞提問,先是將麥克風交給了一旁的副局長王玉芬「妳來回答」,王竟然比照辦理,再遞給下一位都發局專委章毅,要章來說。出席的市府人員也似乎意識到這個問題的敏感性。 (相關報導: 明倫公宅記者會招商引資 地方盼改建公托解父母之難 | 更多文章 )
專委章毅只表示,「按照個案,用外包的方式」。並重申,不是房屋所有權人,所以不能依照公寓大廈管理條約組成自治會,所以得委外物業公司管理。顯然沒有給予正面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