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聽完我的話,這是我第一次看見他流淚」鹿窟事件受難家屬 血淚的沉痛告白

發生在新北市石碇區的鹿窟事件,如今留下鹿窟事件紀念碑讓後人瞭解白色恐怖歷史。(取自文化部)

1952年發生的「鹿窟事件」已過了一甲子又4年,監委決定全面展開調查獄外之囚:白色恐怖受難者女性家屬訪問紀錄中,在「鹿窟事件」中失去父親陳啟旺、哥哥陳田其的受難家屬陳政子,述說著肅殺年代下發生的一切,雖然記憶隨著歲月的不斷流逝,但這些受難者亡魂帶給後世人的精神,依舊歷久彌新。

受難家屬陳政子 父兄全受難死亡

根據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中研院台灣史研究所出版的《獄外之囚:白色恐怖受難者女性家屬訪問紀錄》記載,1947年二二八事件發生後,陳政子的堂叔陳春慶陸續帶著陳江本、陳通等外來者進入台北縣石碇鄉(今新北市石碇區)鹿窟村,宣揚共產主義、發展組織,陳女士及其父陳啟旺、哥哥陳田其、姊姊陳銀皆認同共產黨理念;其他村民則有認同而加入者、誤加入者,或是不知情卻被認為加入者。到了1952年底發生「鹿窟事件」,大批軍隊包圍鹿窟村,許多村民遭受審問、刑求,陳女士亦被嚴重刑求、軟禁,祖母被迫寄住鄰居家,母親怕受牽連也不敢返家。父、兄、姊雖暫躲過,未幾即落網,父、兄遭到槍決,姊姊羈押於國防部保密局到1955年才獲釋。

20150512-SMG0045-011-《獄外之囚:白色恐怖受難者女性家屬訪問紀錄》(文化部提供).jpg
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中研院台灣史研究所出版的《獄外之囚:白色恐怖受難者女性家屬訪問紀錄》,記載許多白色恐怖家屬的血淚。(資料照,文化部提供)

陳啟旺案情概要

陳啟旺(1904-1955),臺北石碇人。據官方判決資料記載,陳氏於1949年7、8月間,已知陳春慶、陳本江、陳通和潛入鹿堀活動,未予舉發。1951年10月間,陳春慶等利用陳啟旺村長地位,囑其勸誘自首份子廖喚參加武裝組織,1952年7月間,由李上甲正式介紹陳啟旺加入人民武裝保衛隊,並介紹自首份子楊兩全、謝德風、廖黃笑、王軟等加入武裝保衛隊,以村長身份供給情報,且代售木材得4000餘元以充經費。於1955年8月19日執行槍決。

陳田其案情概要

陳田其(1927-1955),臺北石碇人。據官方判決資料記載,陳田其化名為陳連貴,於1949年10月間,經陳春慶介紹加入共產黨,受幹部劉學坤、陳本江等人領導。1950年7月先後與余金成、陳成清、謝天賜同一小組,曾先後介紹余金成、陳成清、陳新發、謝文生、顏炳坤、高碧玉、王添福、胡根旺等,參加共產黨武裝保衛隊組織。1951年7、8月間,在鹿窟基地受訓後任戰鬥員,1952年5月起,擔任聯絡員。於1952年底的鹿堀圍捕行動中被捕,1955年2月21日判決,8月19日執行槍決。

埋藏歷史的高牆瓦解了,從碎片中逐一拾起拼湊著記憶的回聲,痛苦且低瀰。宛如隔世般,陳政子在書中憶起父兄罹難的當年,由於自己及父親、哥哥、姊姊皆認同共產黨理念,故國民黨政府在掃蕩共產黨時,他們家便成為主要目標之一。 (相關報導: 落實轉型正義!監委全面調查「鹿窟事件」 更多文章

《獄外之囚:白色恐怖受難者女性家屬訪問紀錄》新書發表座談會,第三排左三為陳政子。(取自台灣口述歷史學會)
《獄外之囚:白色恐怖受難者女性家屬訪問紀錄》新書發表座談會,第三排左三為陳政子。(取自台灣口述歷史學會)

「因為拿過槍,我才知道原來手槍這麼沉重」

「也因為拿過槍,我才知道原來手槍這麼沉重。」回憶被國民黨政府拘留及訊問期間,陳政子在書中回憶自己被送往當時作為國軍指揮中心的「鹿窟菜廟」(今光明禪寺)問話,不少村民在那接受審訊,當中有人以務農為生、也有人以礦工為業,也有像她一樣的孩子在等候拷問;然而其他孩子問話完畢後便被釋放回家,只剩她一人被拘留在菜廟;過程中,國軍還把槍交給陳政子保管,表面上是監視這些村民,實際上是藉此試探她的心態,看她會不會把槍交給別人,還是會拿槍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