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後門爭議》蘋果執行長庫克回擊FBI:「開後門」就是危害公眾安全

蘋果執行長庫克(Tim Cook)(美聯社)

美國蘋果公司(Apple Inc.)與聯邦調查局(FBI)為了是否能讓iPhone「開後門」爭執不休。蘋果公司執行長庫克(Tim Cook)24日接受美國廣播公司(ABC)專訪時表示,婉拒FBI破解手機的任何要求,並說:「保護公眾安全是蘋果公司的核心目標,而出賣個人隱私就是讓公眾暴露在危險之中,也是我們決然不會配合的事情。」

針對FBI要求提供破解iPhone安全編碼,蘋果表示只需一個下午,「但我們不做。」
針對FBI要求提供破解iPhone安全編碼,蘋果表示只需一個下午,「但我們不做。」

庫克:「保護個人隱私就是保護公眾安全」

ABC主播繆爾(David Muir)在專訪時詢問庫克:「加州聖伯納迪諾(San Bernardino)事件是明確的恐怖攻擊行為,也讓許多民眾開始反思,如果個人隱私必須為公眾安全讓路,眼下似乎是蘋果公司『例外一次』的最佳時機,你怎麼看?」

庫克表示,蘋果公司念茲在茲的是公眾安全,而保護個人隱私就是保護公眾安全的第一要務。「一旦蘋果與執法機關合作,使用破解程式取得手機資料,屆時誰都無法確保自己不被窺視,那麼公眾安全才是真正暴露在危險之中。」庫克說。

同時,庫克表示,蘋果不願意開此先例,是因為這有違初衷,更不願讓全美人民無時無刻過著提心吊膽的生活。庫克說:「破解手機擴許能在短時間內安撫一些異議,但這個作為的負面效果如此顯而易見,所以我相信,在這件事情上我們的選擇是正確的。」

拒絕「開後門」 庫克立場堅定

繆爾進一步問庫克:「換個角度來說,如果破解手機能『預防』恐怖攻擊發生,你的決定依然不會改變嗎?」

庫克堅定地說:「有些事情難如登天,有些決定是非分明,而拒絕FBI同時具備這兩項,我想我的答案很明顯。」

恐攻事件落幕 隱私爭議開鑼

蘋果公司與FBI的爭端起於加州聖伯納迪諾的恐怖攻擊事件。2015年12月,法魯克(Syed Farook)與妻子馬立克(Tashfeen Malik)發起恐怖攻擊,奪走14條無辜人命,兩人在犯案當天就被擊斃。當地警方與FBI在搜索時,發現法魯克的電腦硬碟不知去向,兩人的個人手機也被徹底毀壞,唯一留下的就只有法魯克工作使用的iPhone 5c。

FBI立即向蘋果公司提出要求,開發一套新的iPhone作業系統(iOS),迴避現行系統的安全保障功能,然後安裝在嫌犯的手機中,讓幹員可以利用電腦以「試誤法」自動輸入無數次密碼,並且不受錯誤輸入數次之後要暫停輸入達 1小時的限制,直到輸入正確的密碼為止。

然而這個要求被蘋果執行長庫克斷然拒絕,FBI一狀告上法院,並在加州聯邦地區法院勝訴,下一關則要移駕舊金山的聯邦第9巡迴上訴法院(United States Court of Appeals for the Ninth Circuit),「開後門」事件儼然成為政府與私人企業的隱私權戰場。 (相關報導: 開後門爭議》設計破解安全編碼軟體 蘋果:「只需一個下午,但我們不做」 更多文章

隱私=安全?美國輿論仍在搖擺

根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FBI局長柯米(James Comey)向庫克喊話,說執法單位並不是要求蘋果公司創造一把「萬能鑰匙」,只是希望破解法魯克的那台iPhone 5c。但庫克不但拒絕,據《紐約時報》報導,蘋果工程師甚至正在著手升級相關裝置,避免FBI的破解方法繼續奏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