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近日公開批評蘋果公司,對其計畫將供應美國市場的iPhone生產線轉移至印度感到不滿。他強調蘋果應該在美國本土生產更多iPhone,而非藉此規避對中國製產品的高關稅。
英國《金融時報》報導,川普15日在卡達受訪時表示,他對蘋果執行長庫克(Tim Cook)有「一點小意見」,因為庫克上週證實,印度工廠將在未來幾個月供應美國市場「大多數」的iPhone。而且蘋果計畫最遲從明年底開始,將美國市場每年超過6000萬支iPhone的供應全部從中國製造轉為印度製造。
不是搬去印度生產,而是搬回美國!
川普表示,他已向庫克表達:「我們一直對你們很好,這些年來也容忍你們在中國設廠。但我們不希望你們現在又去印度設廠。」川普還宣稱經過他的敲打之後,蘋果將會「增加在美國的生產」。
《金融時報》分析,這番言論代表川普與蘋果公司的關係正逐漸轉冷。值得注意的是,川普在沙烏地阿拉伯出席活動時,宣布與沙國AI新計畫簽下數十億美元的輝達(Nvidia)晶片訂單,並當場盛讚輝達執行長黃仁勳,還說「庫克沒來,但你來了」。
盧特尼克:我沒有要美國人鎖螺絲
蘋果今年2月曾經承諾,在川普任內的4年將在美國投資高達5000億美元,包括生產AI用的晶片與伺服器。但分析師普遍認為,蘋果要將龐大的中國供應鏈轉移到美國的難度極高,因為相關的高科技製造人才與熟練勞工主要集中在亞洲。預估蘋果若要將iPhone主要生產線移回美國,不僅需耗費數百億美元、而且得耗時數年,目前蘋果僅有極少數產品在美國組裝。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上個月表示,庫克曾告訴他,美國要複製中國iPhone生產的「規模與精密度」,必須依賴機械手臂等自動化技術,「美國人將成為這些工廠的技術人員,而不是負責鎖螺絲的人」。盧特尼克也澄清外界對他「美國將出現千萬工人鎖螺絲」的說法有所誤解,強調美國工廠將帶來高薪、且具技術含量的就業機會。
美印貿易談判
對印度政府來說,蘋果供應鏈部分轉移至印度是吸引外資、推動本地製造的重大成果。2024-25財政年度,印度對美國手機出口總額已超過70億美元,比前一年度的47億美元大幅成長,其中大多數iPhone,是由富士康與塔塔電子在南印的泰米爾納德邦和卡納塔克邦生產。 (相關報導: 深得川普心意!卡達不只端出超大客機訂單,同時加碼投資3千億增建美軍基地 | 更多文章 )
儘管莫迪與川普私交不錯,但美印兩國對於高關稅議題仍存在分歧。印度是全球關稅最高國家之一,華府曾威脅對印度祭出26%高關稅。雙方目前正就雙邊貿易協議展開談判,預計今年秋天將達成首輪協議。川普在卡達也表示:「印度是全球關稅最高的國家之一,對美國產品銷往印度非常不利。不過他們現在提出一項新協議,願意對我們的產品徵收零關稅……這對美國來說是重大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