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別人指責,除了生氣還能做什麼?心理師:在罵回去前先思考這4點,攻擊力會變得更強

被別人指責,除了生氣地罵回去和沉默以對,你還能做什麼?(示意圖非本人/翻攝自youtube)

被別人指責、否定、批評、評判,是一件讓人很不爽的事情。很多「雞湯學家」在教人「修行」,如何修得不憤怒。我認為這是件非常好的事,這是大智慧。

可是我又認為,中間差了一步。身為凡夫俗子的我們,被指責的第一反應通常是憤怒的。雖然很多人不一定有能力「懟」回去,但憤怒卻是有的。

如何讓一個人在被指責的時候不憤怒,首先,他要有足夠的能力反擊,然後他才可能選擇不「懟」回去。

如果他沒有能力反擊對方,這時候的「不憤怒」,就有很多自我安慰和酸葡萄效應了:我不「懟」回去,是因為我高一等,不是我沒能力。

這種感覺就像是到商場裡,你不買東西。你裝著錢去的感覺和沒裝錢去的感覺,是完全不一樣的。

口袋裡有足夠的錢,去商場沒買東西,你可以說看不上這些沒品味的衣服。

但是口袋裡沒有錢,去商場沒買東西,說你看不上這些沒品味的衣服,我們就有理由懷疑,你這種表達其實沒那麼單純。

所以我覺得,要培養被指責還不憤怒的能力,首先要培養能「懟」回去的能力。

你風輕雲淡地說一句話,對方被憋得臉紅氣短、啞口無言。這種感覺非常爽。

這種感覺就像《墨子‧公輸》中,墨子輕鬆「懟」了公輸盤,「公輸盤九設攻城之機變,子墨子九距之。公輸盤之攻械盡,子墨子之守圉有餘。」

電視劇《西遊記後傳》裡,孫悟空有句話也是如此:我還沒有用力,你就倒下了。

當你知道怎麼「懟」對方,你才能知道如何真正地理解和安慰對方,如何以一句話與他建立關係。

就像是解毒的高手,首先得是個下毒的高手;厲害的工程師,大都曾經是個「破壞大王」;厲害的外科醫生,首先得非常熟悉人體構造。

要研究如何一句話「懟」回去,首先你要知道,當別人指責、否定、批評你的時候,為什麼你會憤怒。

憤怒是這麼產生的:

(1) 你潛意識裡認同了他說的

比如一個人帶著蔑視地說你胖,你會生氣嗎?這取決於你是否真的認為自己胖。

如果是,你就生氣了。如果不是,你只會一笑而過。

如果一個人說你懶惰、自私、不守信、自我中心,你會生氣嗎?你不想承認自己是這樣的,你才會生氣。如果你真的不是如他所說,你心裡坦蕩蕩,何必那麼激動呢?

別人的否定和指責,只是與你對自己的看法不一樣而已。看法不一樣,就要生氣?

(2) 你先攻擊了自己,才會被他攻擊到

比如說一個人說你胖,你會生氣嗎?這也取決於你是否認為胖是不好的。

如果你認為胖是好的,你就會開心,即使他帶著蔑視的態度。如果你認為胖是不好的,你就會生氣。

比如有人說「你怎麼三十歲了,還沒結婚」、「你都三十了,還在北京漂著」,有的人聽到了就會生氣。生氣的人首先是攻擊了自己,認為三十歲沒結婚是不好的、在北京漂著不回家是不對的。

如果你堅定地知道這是熱愛自由、追求夢想,如果你享受自己這個狀態,你是不會生氣的,你只會一笑而過。假使你生氣,是因為你也覺得自己這樣不好了。 (相關報導: 不要再對我情緒勒索了!心理師:快避開會做出這6件事的人,重新替自己找回自由 更多文章

比如說懶惰、自私、不守信。你對這樣的批評起反應,是你也認為了「自私是不好的」、「人應該守信」,你有跟他一樣的規條了。你也不喜歡自私的自己,不喜歡不守信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