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 專屬文章 網購夯垃圾爆量 環保署推循環包裝沒新意,業者如何叫得動

網購盛行使得包裝垃圾增加,環保署為此曾邀集各電商業者實施包裝減量,並使用可回收或可循環使用的設計,但成效有限。(環保署提供)

從雙11、黑色星期五到雙12,電商平台優惠活動越來越頻繁,消費者歡喜下訂,往往收到包裹繁複的破壞袋,或是發現一個小商品放在大紙箱內,還填充了許多泡棉。網購垃圾越來越多,台灣如何解決?

雙11、黑色星期五、雙12、聖誕……電商平台的優惠一路殺到年底,根據經濟部統計,今年(2021)網路銷售業績大幅走揚,今年第二季零售業銷售額已比去年同期(2020)成長33.7%,上半年的疫情與下半年的振興優惠加成,2021年的網路銷售額可望創下新高。

隨著網路銷售額成長的是網購包裝垃圾,社區警衛室、回收垃圾車上盡是堆滿了包裝紙箱。根據環保署2020年的委外研究報告,第三季的包裹紙箱重量平均為0.324公斤,比起第二季的0.309公斤還要多,一反過去逐季減少的趨勢,推測原因即是節慶與優惠預購活動。

網購垃圾量1年增加1萬公噸

促銷活動接連而至,業者在大量出貨壓力下,難以選擇適切大小的紙箱,若改以塑膠材質的破壞袋寄出,就會增加垃圾總量。台灣每年約產生近千萬噸垃圾,從2019年到2020年,網購垃圾量從3萬成長到4萬公噸,雖然2021年還沒有最新統計,但數字預估只會上升不會下降。

為了減少網購垃圾,環保署在2019年就推出〈網購包裝減量指引〉(以下簡稱「減量指引」),最終目標在2022年達成10%出貨包裹使用循環包裝的目標,台灣要如何達標?

垃圾減量並非一蹴可幾,〈減量指引〉其實規畫了包裝減量、環保材質、循環包材三大步驟,2019年就開始針對B2C的業者限制包裝材重量與封箱膠帶長度,到了2020年,包裝必須使用可回收的單一材質,且不可再使用燃燒不完全就會產生戴奧辛的聚氯乙烯(PVC),兩項任務大致已達標。

20211125-SMG0035-新新聞-李佳穎_A環保署「網購包裝減量指引」重點
 

至於推動循環包裝,環保署連續在2020年、2021年也邀集各電商平台推出「網購包裝循環減量計畫」,第一年共補助20萬元,有momo、PChome、台塑購物網與「直接跟農夫買」參與,3個月的試辦計畫結束後,總體而言只有5%的包裹使用、僅有25%的包材成功回收,成效遭到批評。

關鍵1:民眾知情參與

「歸還率是循環包材能不能持續推動的關鍵。」環保署廢棄物管理處副處長劉瑞祥分析,循環包材意味著同樣的包裝經過回收、清洗後能被重複使用,若消費者沒有歸還,就得使用新的包裝,那麼原本設計的循環包材也視同一次性包裝。

4家業者的回收率其實落差很大,台塑購物網與直接跟農夫買的回收率都高達8成,相較之下,momo與PChome兩大電商業者的回收率都在2成上下,成為檢討重點。究其運作模式,民眾在消費過程中是否充分了解循環包裝的理念,是重要關鍵。

直接跟農夫買主要以配送生鮮蔬果為主,自家公司的物流人員將商品送達後即要求消費者現場歸還箱子,或是提供定期定額採買的顧客在下次收貨時回收,兩種方式都是讓消費者下單時提供是否願意使用循環箱的選項。 (相關報導: 社會福利世代分配不均!台灣老年人1年領走90億 敬老禮金7年暴增42億 更多文章

越來越多人用網路購買商品,各種運送用的紙箱和包材,也讓垃圾量跟著上升(新新聞資料照)
越來越多人用網路購買商品,各種運送用的紙箱和包材,也讓垃圾量跟著上升(新新聞資料照)

台塑購物網則是與開發循環包裝的團隊「配客嘉」合作,同樣在購物網站上供消費者選擇是否參與循環包裝計畫,有意願參加的消費者在收到商品後,必須主動將循環包裝送回「配客嘉」合作的超商、藥妝店、量販店等回收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