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 專屬文章 港府清盤要求台灣《蘋果》交出資產,為何恐釀國安風暴?

香港政府要清算台灣蘋果,引發台灣各界憂心成台灣國安問題。經民連11月日召開記者會要求政府阻止港府委託的情盤人執行清算。(蔡親傑攝)

先說一個發生在香港的故事──類似情節可能很快就會發生在台灣。

今年6月23日清晨6點,香港警方國安處人員來到新界將軍澳一座高層公寓,逮捕了一名55歲的男子楊清奇,罪名是涉嫌《港區國安法》中的「串謀勾結外國或境外勢力危害國家安全罪」。

4天後,57歲的馮偉光帶著簡便行李到香港機場準備搭機前往英國時被攔下來,同樣涉嫌「串謀勾結外國或者境外勢力危害國家安全罪」被捕。

國安法時代  多位香港《蘋果》高層獲罪

楊清奇和馮偉光都是香港《蘋果日報》的前主筆,也都用筆名在《蘋果》發表文章。馮偉光用「盧峯」的筆名為蘋果社論「蘋論」寫作多年,而楊清奇則用「李平」的筆名為「蘋論」和「盡論中國」專欄長期寫稿。

更早幾天,香港國安處在6月17日以同樣罪名逮捕5名壹傳媒集團高層,包括壹傳媒行政總裁張劍虹、營運總裁周達權、《蘋果日報》總編輯羅偉光、副社長陳沛敏與蘋果動新聞總監張志偉。

2021年6月17日,香港壹傳媒行政總裁張劍虹遭到逮捕(AP)
2021年6月17日,香港壹傳媒行政總裁張劍虹遭到逮捕。(資料照,美聯社)

當時,保安局長李家超就指控《蘋果》刊登數十篇呼籲外國制裁香港及中國的文章,危害國家安全。而香港左派媒體《大公報》更費心幫李平統計,在《港區國安法》生效後,共發表105篇文章,當中十多篇內容涉嫌呼籲外國制裁中國及香港。1個月後,楊清奇與馮偉光都被依《國安法》起訴。

2016年,當中國領導人習近平接下第10個小組長頭銜、成為中共史上兼職最多的領導人時,李平在「盡論中國」寫道:「從要容得下尖銳批評到歡迎善意批評,……習近平是否因此失去接納批評的雅量?是江湖越老、膽量越小,還是職位越多、雅量越小?」

有了《港區國安法》這個法寶,習近平不再需要雅量。從楊清奇和馮偉光兩個案例可以知道,進入「國安法時代」的香港,媒體人很容易因言獲罪,即使用筆名發表文章,國安單位也會比對出你的真實身分,接著再整治你。不只是像楊清奇和馮偉光這種專業新聞工作者有風險,如果你是用筆名投書,或者你向媒體匿名爆料,萬一你寫的內容、爆的料都被官方認定「危害國家安全」,那麼也可能被查出身分、難逃《國安法》魔掌。

台灣《蘋果》接獲清盤人來函  要求提供資產與文件清單

理論上,一個嚴格遵守專業規範的媒體不會隨便向外透露作者、受訪者資料;而在一個法治國家,即使在法院上,新聞工作者還是可以理直氣壯地拒絕透露新聞來源。不過,今日的香港已不再具有過去受到信賴的獨立司法體系,更別談新聞自由了。看到香港《蘋果》從老板黎智英、經營高管再到實際負責新聞內容的編輯部都被整肅,台灣人可不能只是隔海唏噓哀嘆,因為《港區國安法》的風暴也隨即渡海襲向台灣。 (相關報導: 「美國對中國的威懾力已進入危險時期」USCC最新解放軍攻台評估,指出了哪些共軍優勢與國軍缺失? 更多文章

擁有壹傳媒集團母公司「壹傳媒有限公司」約72%股權的黎智英今年5月已判刑入獄,資產也被保安局凍結,包括股票,因此也無法行使股權。而董事會主席葉一堅、執行董事張劍虹、周達權、陳裕鑫(原本在我國經濟部商業司公司登記「香港商蘋果日報出版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非執行董事Louis G. Crovitz、Mark L Clifford、林中仁等人也都陸續宣布辭職,整個香港壹傳媒集團等於停擺。於是港府財政司於9月底依香港《公司條例》向香港法院申請清算解散(香港用語是清盤)香港壹傳媒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