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百年來,隱藏在喜馬拉雅山深處、位在印度北部喜馬偕爾邦(Himachal Pradesh)「斯碧提谷」(Spiti Valley)與世隔絕數百年的藏傳佛教區域,這裡的人純樸好客,然而印度政府在1990年代初期開放當地觀光與貿易,絡繹不絕的人潮讓這個絕美秘境受到劇烈衝擊,貪婪與誘惑開始影響質樸的當地人,他們的生活也出現巨大改變。
在這個海拔4千公尺的山區,開放觀光也讓當地現代化的痕跡處處可見,舉凡太陽能板、柏油路、水泥建築是常見的風景。
當地居民約有1萬3000人,大多為數百年前定居當地的西藏人後裔,他們十分歡迎前來一探祕境的遊客。去年共有726名外國遊客造訪當地,而今年截至8月29日,已迎來847名外國遊客。
造訪當地的印度遊客人數更是不計其數,不須申請特別許可證的他們搭著巴士或吉普車前來。當地官員塔庫爾(Jagan Thakur)說,該區域7成遊客是印度人。
斯碧提谷的德慕爾村(Demul)附近鋪柏油路的工人(美聯社)
塔庫爾說:「氣候與道路狀況良好的時候,大量觀光客湧入這裡,村民將自己的家改成民宿。」生態旅遊公司「生態圈」(Ecosphere)的共同創辦人坎納(Ishita Khanna)說:「今年比往年來得忙碌。」
(相關報導:
台灣也有這樣的秘境!沙洲上的世外桃源–漁光島
|
更多文章
)
夏季是當地的旅遊旺季,斯碧提谷的德慕爾村(Demul)僅有250位居民,有半數村民搬進鄰居家裡,再將自己的小屋租給遊客,收入所得則與鄰居平分,許多當地居民因此能讓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
斯碧提谷裡德慕爾村(Demul)的兒童正在家裡看電視(美聯社)
英國遊客威爾頓(Tom Welton)說:「這個村落的制度很棒……大家都有機會輪到,他們統一收錢,到了年末再平分給整個村裡的人。」
入夜後,斯碧提谷裡的「齊依村」(Key)(美聯社)
坎納說,當地大多數人的一半收入來自觀光業,另外的收入包括傳統的牧羊、種植黑豆、大麥、豌豆。
住在印度「斯碧提谷」(Spiti Valley)齊柏村(Kibber)的老婦人(美聯社)
斯碧提谷的居民主要信奉藏傳佛教,當地喇嘛認為這讓他們有機會將佛教思想傳授給遊客。里金(Tenzin Rizzin)是斯碧提谷裡偏遠「齊依村」(Key)的喇嘛,他說:「應該要有更多人學佛。」
(相關報導:
台灣也有這樣的秘境!沙洲上的世外桃源–漁光島
|
更多文章
)
印度「斯碧提谷」(Spiti Valley)柯米克村(Komic)裡的喇嘛(美聯社)
然而,並非所有人都樂見當地發展觀光業,有些當地人與旅人擔心資金流入會帶來競爭與貪婪,並破壞環境,例如沖水馬桶排放的污水可能污染河流,或是讓當地有限水資源更緊縮。
印度「斯碧提谷」(Spiti Valley)卡扎村(Kaza)裡的老人一起玩名為「chollo」的遊戲(美聯社)
35歲的辛雷(Tenzin Thinley)是當地齊柏村(Kibber)居民,他經營一間民宿,並擔任導遊,他說:「我們不能過度使用資源,大量觀光客對我們的文化不好,好客是斯碧提文化的重要一環,我們不能讓它消失。太多遊客意味著太多的金錢,我不想變得貪婪。」
(相關報導:
台灣也有這樣的秘境!沙洲上的世外桃源–漁光島
|
更多文章
)
斯碧提谷的德慕爾村(Demul)60歲的農婦琳欽(Rinchen)(美聯社)
此外,這個與世隔絕的山谷與外界貿易日益頻繁,當地人的餐桌上出現的食物種類也越來越多樣,包括山谷裡無法種植的扁豆與穀物,然而,垃圾食物也進入當地,許多老人家努力不讓小孩接觸到這些垃圾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