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 專屬文章 「不要酬庸」 建構最高檢訴訟組挑戰大法庭 陳瑞仁退休前還在找戰將

陳瑞仁在檢察界以敢言著稱,他明年3月就要退休,建構最高檢訴訟組是他檢察生涯的最後任務。(資料照,郭晉瑋攝)

前調查局長呂文忠出任最高檢訴訟組主任檢察官,不僅檢察圈對此人事案有所議論,訴訟組也成為關注焦點。其實,因應最高法院大法庭制度上路,訴訟組是最高檢特偵組被廢掉之後,最能擦亮最高檢招牌、甚至被期待能「以一言而為天下法」的單位。即將退休的該組小組長陳瑞仁期待最高檢不能只是「酬庸」,而需要「廉頗」級老將軍加入。

為解決最高法院過去判例與決議的爭議問題,2017年司法改革國是會議決議,在最高法院設置大法庭,由11位法官公開審理的程序,統一法律見解,避免法院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樣,經過立法院三讀通過《法院組織法修正案》設立大法庭,大法庭制度於2019年7月4日正式施行。大法庭公開審理時會召集檢察官、當事人、辯護人及學者專家進行言詞辯論,台灣最高檢察署在2019年2月26日正式成立訴訟組,應對大法庭的言詞辯論。

20211117-SMG0034-N01-林益民_01_最高檢訴訟組成立時間
 

目前調最高檢辦事檢察官、擔任訴訟組小組長的陳瑞仁說,大法庭是法律審,為了統一法律見解而進行的言詞辯論,並不是早年檢察官在事實審(一、二審)蒞庭陳述的「如起訴書所載」那麼簡單,而是比進化的當事人進行主義法庭更為繁複。大法庭中,法官及檢辯學為了「用法精確」,針對法律的爭點展開辯論,比的是對法律的了解,辯的是對法律的解釋。

訴訟組要有在法庭舌戰群賢的氣勢

陳瑞仁曾是特偵組前身、查黑中心的檢察官,偵辦過扁家弊案之國務機要費案,起訴扁嫂吳玉珍而轟動一時。「訴訟組檢察官與特偵組檢察官根本是兩回事,訴訟組檢察官是要帶點學者味的。」陳瑞仁說。

其實,不只要有點學者味,還要能滔滔雄辯,在法庭舌戰群賢的氣勢。最高法院審理太陽花學運期間行政院被攻占案時,因涉及公民不服從及抵抗權等法律爭議,大法庭召開言詞辯論,檢察總長江惠民指派熟稔日本及歐美法制的訴訟組朱朝亮、蔡秋明及吳巡龍等3名檢察官蒞庭。

結果,身軀瘦小的朱朝亮在大法庭氣勢凛凛,先是力陳「魏揚等人為理念奮鬥令人敬佩,但要當殉道者就不要說自己不違法」,後在言詞辯論怒斥被告行使抵抗權主張無罪,那反萊豬、反核食是不是也可以衝進總統府吃餅乾,同樣不能處罰。

318學運期間攻占行政院事件,法官判決傾向抗議者,引發爭議。(柯承惠攝)
318學運期間攻占行政院事件,法官判決傾向抗議者,遭檢察官在大法庭言詞辯論怒斥。(資料照,柯承惠攝)

朱朝亮更拿出德國及日本等國家規範,以及司法院長許宗力的文章,認為行使抵抗權必須謹慎,強調檢方可以認同從輕處罰,但不宜判無罪,否則會被視為特權。最高法院最後將全案發回更審(高等法院以行政院撤告判公訴不受理確定),最高檢訴訟組也一戰成名。

吳巡龍為謝明達案投書與最高院法官激辯

不只是朱朝亮,調訴訟組辦事的檢察官也不是省油的燈,來自澎湖地檢署的吳巡龍檢察官就是其中一位。吳巡龍是澎湖在地人,對鄉土有濃厚的情感,關注澎湖的環保、賄選、毒炸魚案件及反賭場事件而聞名。吳巡龍有美國史丹佛大學法律博士的學位,學養豐富,對英美法制頗有研究,「我只是比別人多讀幾年書」吳巡龍有點靦腆說,但對法律見解的堅持非常執著。 (相關報導: 蔡清祥讓呂文忠「插隊」最高檢主任 檢察體系反彈:論資排輩還輪不到 更多文章

前台北市議員謝明達2000年被控收受捷運工程包商、長發公司220萬元賄款案,這就是讓吳巡龍耿耿於懷,緊追不捨的案子,本來歷審都判決謝明達有罪,最高法院後來卻自行認定無對價關係,也不經言詞辯論就做了與原審不同的事實認定,並自為判決無罪定讞;最高檢先對此判決提非常上訴,並聲請提案大法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