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調查局長呂文忠出任最高檢訴訟組主任檢察官,不僅檢察圈對此人事案有所議論,訴訟組也成為關注焦點。其實,因應最高法院大法庭制度上路,訴訟組是最高檢特偵組被廢掉之後,最能擦亮最高檢招牌、甚至被期待能「以一言而為天下法」的單位。即將退休的該組小組長陳瑞仁期待最高檢不能只是「酬庸」,而需要「廉頗」級老將軍加入。
為解決最高法院過去判例與決議的爭議問題,2017年司法改革國是會議決議,在最高法院設置大法庭,由11位法官公開審理的程序,統一法律見解,避免法院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樣,經過立法院三讀通過《法院組織法修正案》設立大法庭,大法庭制度於2019年7月4日正式施行。大法庭公開審理時會召集檢察官、當事人、辯護人及學者專家進行言詞辯論,台灣最高檢察署在2019年2月26日正式成立訴訟組,應對大法庭的言詞辯論。
目前調最高檢辦事檢察官、擔任訴訟組小組長的陳瑞仁說,大法庭是法律審,為了統一法律見解而進行的言詞辯論,並不是早年檢察官在事實審(一、二審)蒞庭陳述的「如起訴書所載」那麼簡單,而是比進化的當事人進行主義法庭更為繁複。大法庭中,法官及檢辯學為了「用法精確」,針對法律的爭點展開辯論,比的是對法律的了解,辯的是對法律的解釋。
訴訟組要有在法庭舌戰群賢的氣勢
陳瑞仁曾是特偵組前身、查黑中心的檢察官,偵辦過扁家弊案之國務機要費案,起訴扁嫂吳玉珍而轟動一時。「訴訟組檢察官與特偵組檢察官根本是兩回事,訴訟組檢察官是要帶點學者味的。」陳瑞仁說。
其實,不只要有點學者味,還要能滔滔雄辯,在法庭舌戰群賢的氣勢。最高法院審理太陽花學運期間行政院被攻占案時,因涉及公民不服從及抵抗權等法律爭議,大法庭召開言詞辯論,檢察總長江惠民指派熟稔日本及歐美法制的訴訟組朱朝亮、蔡秋明及吳巡龍等3名檢察官蒞庭。
結果,身軀瘦小的朱朝亮在大法庭氣勢凛凛,先是力陳「魏揚等人為理念奮鬥令人敬佩,但要當殉道者就不要說自己不違法」,後在言詞辯論怒斥被告行使抵抗權主張無罪,那反萊豬、反核食是不是也可以衝進總統府吃餅乾,同樣不能處罰。
318學運期間攻占行政院事件,法官判決傾向抗議者,遭檢察官在大法庭言詞辯論怒斥。(資料照,柯承惠攝)
朱朝亮更拿出德國及日本等國家規範,以及司法院長許宗力的文章,認為行使抵抗權必須謹慎,強調檢方可以認同從輕處罰,但不宜判無罪,否則會被視為特權。最高法院最後將全案發回更審(高等法院以行政院撤告判公訴不受理確定),最高檢訴訟組也一戰成名。
吳巡龍為謝明達案投書與最高院法官激辯
不只是朱朝亮,調訴訟組辦事的檢察官也不是省油的燈,來自澎湖地檢署的吳巡龍檢察官就是其中一位。吳巡龍是澎湖在地人,對鄉土有濃厚的情感,關注澎湖的環保、賄選、毒炸魚案件及反賭場事件而聞名。吳巡龍有美國史丹佛大學法律博士的學位,學養豐富,對英美法制頗有研究,「我只是比別人多讀幾年書」吳巡龍有點靦腆說,但對法律見解的堅持非常執著。
(相關報導:
蔡清祥讓呂文忠「插隊」最高檢主任 檢察體系反彈:論資排輩還輪不到
|
更多文章
)
前台北市議員謝明達2000年被控收受捷運工程包商、長發公司220萬元賄款案,這就是讓吳巡龍耿耿於懷,緊追不捨的案子,本來歷審都判決謝明達有罪,最高法院後來卻自行認定無對價關係,也不經言詞辯論就做了與原審不同的事實認定,並自為判決無罪定讞;最高檢先對此判決提非常上訴,並聲請提案大法庭。
吳巡龍並在媒體投書呼籲謝明達案應送大法庭,對謝明達案問題提出統一見解。結果,最高法院法官黃瑞華也投書媒體發表〈致檢察總長公開信〉反駁,吳巡龍再撰文〈覆最高院黃法官提問〉對法律見解進行說明,一來一往引起大眾關注。
吳巡龍說,最高檢後來收到最高院對非常上訴案的判決,最高院亦認為謝明達案的判決見解有諸多錯誤,只是沒有對外說明清楚。吳巡龍下個月就要離開訴訟組,歸建澎湖地檢署,他仍堅持如果最高院同意謝明達案提案大法庭進行言詞辯論,一定會讓真相大白。
邱太三:一定要把我同學陳瑞仁找來
最高檢這能「以一言而為天下法」的訴訟組目前編制有11人,1位主任檢察官、5位檢察官及5位調辦事檢察官。原先的主任檢察官陳文禮退休後由呂文忠接任,檢察官則是洪泰文、楊治宇、周章欽、朱朝亮及蔡瑞宗;調辦事檢察官為陳瑞仁、吳巡龍、蔡秋明、李進榮及林俊言。
調辦事檢察官是訴訟組的最強後援,當初要成立訴訟組時,前法務部長邱太三就跟檢察總長江惠民說:「一定要把我同學陳瑞仁找來。」陳瑞仁辦案實務經驗老到,還留美拿到哥倫比亞大學法律碩士,平常在很多期刊發表論文,被法界視為是個文能論述、武能打老虎的檢察官。
陳瑞仁在檢察界頗有人望,訴訟組有他號召,陸續找來吳巡龍、前大法官黃茂榮的女兒黃則儒,黃則儒雖是51期司法官結業,在訴訟組最菜,但家學淵源又是德國慕尼黑大學的碩博士。黃則儒歸建北檢後,陳瑞仁找來波昂大學法學博士李進榮,精通英法語的前法務部司長蔡秋明也被網羅,及曾到日本早稻田大學當訪問學者的台中地檢署檢察官林俊言。
陳瑞仁說,要將法律說清楚,就要了解各國法律,我國主要就是參考英美與德國、日本,所以一定要找懂法律、語言又要好的檢察官,來幫訴訟組找這些國家的法律、學術論文。最高檢不僅協助訴訟組,還要幫法務部蒐集資料制定法律,現在提供英美德日等相關網站供檢察官查尋法學資料。
陳瑞仁直言最高檢要改革才有實力面對挑戰
最高檢指出,最高法院目前已經針對實體問題裁定或判決者(不含程序上駁回)總計有24件,其中最高檢意見全部獲採納者有14件,部分獲採納5件,全部未獲採納則有5件。雖然訴訟組戰績有勝有負,但檢察總長江惠民期許檢方未來面對新法律議題時,檢察官能正確適用法律且符合公益,並使檢方的法律見解成為主流見解。
陳瑞仁在檢察界以敢言著稱,他明年3月就要退休,建構訴訟組是他檢察生涯的最後任務,也是他最感光榮、最有成就的任務。他對《新新聞》說,以前檢察官被人家笑稱是土包子,千萬法條只會兩條,一條起訴,另一條不起訴。不過,有了訴訟組之後,檢察官也可在大法庭據理力爭,論述檢方的法律見解。
陳瑞仁直言最高檢未來不只要應付最高法院大法庭,還有憲法大法庭,案件數肯定加倍,最高檢一定要改革,才有實力面對挑戰。陳瑞仁認為,除調辦事檢察官規定3年任期,最高檢檢察署的檢察官應該規畫為6至8年任期制,訴訟組成為一二三審檢察官組成老中青世代組合,老的經驗豐富、中的能寫能講、年輕的辦案接地氣。
(相關報導:
蔡清祥讓呂文忠「插隊」最高檢主任 檢察體系反彈:論資排輩還輪不到
|
更多文章
)
陳瑞仁語重心長地表示,如果要這樣子運作,最高檢要挑戰大法庭,不能再只是「酬庸」檢察長們的單位,而是要能披掛上陣為法律而戰的「廉頗」級老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