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錫瑋日前宣布參選總統候選人,並同時拋出「兩階段初選制」的辦法,已引起學者專家熱議,雖正反觀點互異,惟筆者從各方意見觀察分析後發現,周的兩階段對國民黨不只是如《孫子兵法》中「常山之蛇」的靈活戰術,更是一面政治人物的「照妖鏡」。
誠如周錫瑋受訪時所言,國民黨內有最頂尖的人才,礙於現階段或許「不方便」參與初選,直白說這就是高雄人的觀感。韓市長甫就職兩月餘,風塵僕僕披星戴月的拚經濟,也已初見成效,然距離高雄發大財的目標尚遠,若現在表態參選總統,的確有操之過急之慮,最大的障礙除對高雄選民難以交代之外,另就是誰能挑戰捲土重來的強敵陳其邁?別忘了國民黨曾苦蹲磨劍二十年,才橫空而出了一位韓國瑜呀。
台師大范世平教授在政論節目就表示,周縣長會提出兩階段辦法其實是一種「顧慮」,這個顧慮就是柯文哲。目前的民調顯示朱立倫始終在2字頭上徘徊,根本無法超越柯文哲的3字頭,除非在沒有柯文哲出現的競選組合中,朱才有勝算,但只要有柯出現,朱立刻倒退成老二,蔡英文雖暫時屈就第三,但別忘了以目前台海局勢觀之,這位辣台妹隨時都可以撿到「一貨櫃」的槍。
是以朱在一階段如預期勝出,但柯遲至9月才宣布參選,此時雙方民調差距過大,而朱又無當年洪秀柱的氣度,像「國民革命軍」般打死不退,寧戰死也要拖著全黨陪葬,而黨又不能再行徵召韓出戰,那該如何是好?
又或到時黨決定徵召韓,朱又來個打死不讓,難不成屆時國民黨要推出兩個候選人?所以二階段初選制,簡言之,就是「因敵而制勝」的機動戰術。另凡投入總統參選者必須建立「以大局為重」的遊戲規則,一切以勝選為最優先考量,不能故意存心攪局,破壞「成功不必在我」的機制。

「安危他日終須仗,甘苦來時要共嚐」。三年來國民黨這個百年老店,已被東廠錦衣衛的「繡春刀」砍成了「丐幫」。如果2020再輸給民進黨,恐怕民進黨再弄個「黏竿處」連「血滴子」都出來了,到時候國民黨還有活路嗎?
周錫瑋已表態參與國民黨的初選,換句話說採用二階段初選制,周若在第一階段勝出,也可能在二階段就被「以大局為重」之下被換掉,在結果沒出爐前誰也說不準。由此可見,周提出的建議是參選人互相進行一場公平的競賽,一切以黨的勝選為最終考量,沒有任何私心雜念。
趙少康曾說:二階段就是王建煊與林志嘉當年參選台北縣長的翻版。前國民黨發言人鄭麗文則認為二階段是「換柱法制化」。在某種程度上也可劃上等號,但時空背景不同;2015年是強者不「敢」主動出來,現在是強者不「能」主動出來,情境不同自然不能相提並論。
至於王金平的「不惜參選到底」之說,筆者認為真的很好笑,先前王說參選不是為了勝選,現在又要奮戰到底,那花900萬元報名費所求為何?答案不言可明路人皆知。或其自認「三山造勢」對韓輔選有首功,故常欲言又止意在言外,這種自我麻醉的感覺,又能獲得藍營多少人的認同?再者王身為國民黨的不分區立委排行榜第一名,在高雄不幫韓國瑜難不成要幫陳其邁? (相關報導: 公孫策專欄:國民黨初選─五嶽劍派還是華山論劍? | 更多文章 )
王一面邀功,一面反對兩階段,且又毫無贏面的參戰到底,請問這種打假球的意圖為何?如果斷了韓國瑜的「徵召」之路,讓蔡英文連任成功或讓柯P當選,王的仕途絕對是「春風又綠江南岸」,「柳暗花明又一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