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提升工作效率和生產力?關掉網路吧,對大腦來說,它是全球最大的糖果店

現代社會人手一機、取得網路方便,使人們易於分心,且上網時間普遍過長,甚至造成生產力下降的問題。(圖/Esther Vargas@Flickr)

我一年計畫裡所進行的第一個、也是特別令我難忘的一個實驗,就是每天只使用一小時的智慧型手機,長達三個月之久。

整個實驗過程裡,我走到哪裡總是一個口袋放記事本、另一個口袋放我的iPhone。每當我用手機時(通常一次會使用十五分鐘),我都會仔細記錄下來,設法不超過一小時的限制。我喜歡進行這類實驗,亦即把工作中某個元素移除,觀察這麼做會如何影響我每日的行程、習慣和儀式。因為如此一來,我才能看出工作上的某些行為(例如:使用智慧型手機,並且時常連接上網)對生產力究竟是幫助,還是阻礙。

雖說人類在過去二百五十萬年間的進化速度始終相當穩定,但在近幾個世紀裡,科技進步的速度卻是突飛猛進。根據「摩爾定律」(Moore’s Law),晶片上的電晶體數量將會每兩年增加一倍。今日任何一支智慧型手機,重量僅僅二百克,其電晶體數量都比當年的龐然大物超級電腦還要多;殊不知,超級電腦的問世不過也才幾十年而已呀!當然,人類也隨著這場科技革命愈趨進步。雖說在西元前五千年至西元一八二○年間,全球人類的平均壽命始終徘徊在二十五歲上下;但在工業革命後,人類壽命延長的速度便開始加快。如今,美國人的平均壽命已達八十歲。

但我認為,所有當今科技裡,尤以網際網路對我們生活的改變最為巨大。網際網路以及隨之而生的科技,已經把世界變平,且用前所未有的方式連結更多的人。再說,當你用手在智慧型手機上滑個幾下,二十分鐘後,披薩就會送到你家門口。現在想像一下這個情節:假如你把今日的iPhone送回二十年前,當時的人可能會把你當成女巫,因為這玩意就跟魔法沒兩樣。試著再想像一下,十年、二十年後的某個先進網際網路設備,如果把它拿回到今日的時空,相信你我也會有一樣的想法。

對人類的歷史來說,網際網路及其衍生的科技確實是一大福音。但由於人類,以及人腦較新的演化部位(如前額葉皮質)依舊持續以線性的方式進行演化,所以至少就生產力而言,科技的突飛猛進令我們措手不及,無法妥善處理科技給我們工作所帶來的混亂。

因此,稍有不慎,網際網路就會完全扼殺你的生產力。

不連網的禪定

還好我沒在智慧型手機實驗之前做過任何一次時間的追蹤紀錄,這讓我大大鬆了一口氣。在沒有網路連線下,要做到用心謹慎地工作都很難了,更何況……。若要我推測的話,我猜想自己在積極進行網路戒斷的每日實驗之前,一星期拖延的時數至少超過十個小時。不過,這還在常態值之內。一旦你發現自己耗在網上的時間有多長,以及連上網路使你工作被打斷的頻率有多高,還有網上多工處理伴隨而來的低效率,你幾乎可以斷言,網路是人類生產力的最大殺手。

網際網路是如此令人分心,我們的大腦天生就無法應付令人分心的事物,也因此我們常被淹沒在電子郵件、通知、來電,以及充斥著嗡嗡聲、振動和聲音的茫茫大海裡。但是,網路對生產力還有另一個容易被人忽視的影響,那就是:它害你每天浪費掉的時間,多到無法想像。 (相關報導: 每週該工作幾小時?他做了一個實驗證明...少做點,生產力高一點 更多文章

不可否認地,在我開始智慧型手機實驗的頭幾個星期裡,的確很難適應:我常會習慣性地伸進口袋尋找手機(它明明不在裡面);不然就是覺得腿上有什麼東西在震動(即使我的手機早已關機)。但是,我很快就達到一個新的平衡狀態,開始習慣沒有網路所帶來的平靜感受。我仍舊用筆記型電腦寫作、研究,以及進行採訪,但我一天比一天更感到自由,不再依戀那支總是成天貼在我屁股後面的黑色閃亮長方形物品。當我撐過最初幾星期的實驗後,我感覺自己又更上一層樓,有著無以倫比的專注力與清晰思維,讓我更徹底做好每天該完成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