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研發射程更遠「防區外飛彈」 專家:可協防台灣抵禦中國入侵

2022年9月14日,日本防衛大臣濱田靖一到訪五角大廈,美國國防部長奧斯丁親自迎接。(美聯社)

面對不斷加劇的地區緊張局勢以及中國對台灣威脅的升級,日本正在計劃獲得射程更遠的飛彈,並和美國聯手對高超音速飛彈系統展開研究。國防專家認為,發展遠程打擊能力將有助於日本在台海衝突中積極回應中國對日本發起的可能進攻,實現美日同盟下對於台灣防禦的目標。

據美國媒體《外交家》報導,日本防衛大臣濱田靖一與美國國防部長奧斯丁9月14日舉行了會談。雙方強烈譴責中國軍隊在台灣周邊進行的大規模軍事演習,包括彈道飛彈落入日本專屬經濟區(EEZ)。

濱田告訴奧斯丁,日本將開發長射程的「防區外飛彈」的能力。他還解釋了加強日本防禦能力的政策,包括擁有「反擊能力」,奧斯丁對此表示「強烈支持」。雙方還同意啟動關於攔截高超音速飛彈的相關研究。

日本為何亟需更長射程飛彈?

《日經亞洲》報導稱,濱田提到的「反擊能力」具體是對12式陸基反艦飛彈(Type 12 Surface-to-Ship Missile)進行改良,成為射程達到1000公里的巡弋飛彈,並且戰備存量將增至1000多枚;未來新型巡弋飛彈將部署至西南群島,並開發空射與海基版本。

麻省理工學院國際問題研究中心(MIT 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Studies)研究員何理凱(Eric Heginbotham)(照片來源:本人提供)
麻省理工學院國際問題研究中心(MIT 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Studies)研究員何理凱(Eric Heginbotham)(照片來源:本人提供)

麻省理工學院國際問題研究中心(MIT 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Studies)研究員何理凱(Eric Heginbotham)對美國之音表示,日本獲得防區外打擊能力有多重動機,最重要的因素在於中國的飛彈部署讓日本昂貴的、高端防務能力處於危險之中。

「配備集束彈頭的精確中國飛彈,有能力摧毀一些日本空軍基地以及基地內的飛機。保護這些空軍基地免受此類攻擊可能比發展攻擊飛彈更昂貴。中國的反艦飛彈同樣可以威脅昂貴(10 億美元以上)的日本軍艦,超出這些軍艦反應能力的範圍。」

何理凱補充說,目前尚不清楚日本應該獲得哪些類型的飛彈能力、用於什麼目的,以及如何在獲得飛彈和其他武器的需求之間取得平衡。

「日本的軍事任務和弱點與中國不同,日本應避免跟中國亦步亦趨。從日本目前的努力來看,似乎沒有確定明確的優先事項。」他說。

日本和中國、北韓之間存在不小的飛彈差距。中國擁有大約300枚陸基巡弋飛彈和1900枚可以打擊日本的彈道飛彈,擁有核武器的北韓擁有數百枚能夠打擊日本的彈道飛彈,最近聲稱測試了旨在逃避防禦系統的高超音速武器。

華盛頓智庫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CSIS)日本問題專家、前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高級官員克里斯多夫·約翰斯通(Christopher B. Johnstone)告訴美國之音,如今日本基本上沒有能力應對來自中國或北韓的彈道飛彈攻擊。

華盛頓智庫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CSIS)日本問題專家克里斯多夫·約翰斯通(Christopher B. Johnstone)(照片來源: CSIS)
華盛頓智庫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CSIS)日本問題專家克里斯多夫·約翰斯通(Christopher B. Johnstone)(照片來源: CSIS)

「他們有飛彈防禦系統,但沒有反應能力。所以,我認為日本的這種演變是自然的和不可避免的。」

約翰斯通指出,日本在飛彈方面擁有的能力越多,從空中、地面、海上發射飛彈的威懾力越可信,中國或北韓對日本發起攻擊的成本就越高。 (相關報導: 強化與台灣半導體、教育文化合作 捷克參議員:台海和平穩定現狀至關重要 更多文章

「它不打算成為一種先發制人的能力, 而是一種反應能力。日本曾表示希望在2027年前獲得這些射程更遠的飛彈,也就是將在未來五年內完成,有趣的是,這與習近平主席第三任期的五年相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