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這幾些日子為了反送中引渡條約,發生了更多的大規模示威、與警察流血衝突,而且民眾與香港政府的對立日漸升高,挑戰中國大陸的統冶權也越來越明顯。今天香港人民抗爭的這麼激烈,對大陸的政府來說,是給臉不要瞼、吃裡扒外、是想造反。而且香港政府顯然無能、整個香港癱瘓,全世界都在看好戲,大陸能不出手嗎?
如果大陸直接接管香港,送中引渡條約馬上成為事實;而且香港政府不能終止示威和衝突,香港人不但衣食住行都成問題,勢必無法繼續做為亞洲的金融中心。
亞洲金融中心的選擇
今天亞洲金融中心其實只有四個:上海、東京、香港、新加坡。上海想做為亞洲金融中心,但是因為有人民幣管制,只能做點國內生意。東京也是如此,做點日本生意。新加坡離開中國大陸太遠、交通不方便、城市又小,人口少,只能做點外匯。香港在亞洲中部、交通方便,而且人口多(700萬),地方也夠大(含九龍),再加上大陸過去二十幾年中資不斷的湧入,才造成今天香港成為亞洲金融中心的龍頭。
香港人常常吹噓,香港成為亞洲金融中心的原因是過去在英國人統冶下,使用英國人的法律制度,因此外國公司喜歡設在香港、外國人喜歡住香港。其實那是鬼打架,胡扯!傻瓜和笨蛋才會相信。
在英國人統冶下150年,香港人被強迫學英文和英國人的法律制度,不得不己。在這時候英國人訓練出許多香港人在銀行、律師樓、服務界工作。就是因為這些中、英文都通的中等階級(也就是所謂的中、後台支援),使得外國公司喜歡在香港。
但是亞洲金融中心原來一直在上海(不然匯豐銀行也不會叫Hong Kong and Shanghai Bank),做的是中國的生意。直到共產黨在佔了大陸後,要清算、血洗外國資本主義家,才退到香港。我在「從香港反送中談一國兩制」一文中有提到,1984年中英回歸談判的結果,是要保障英國人在香港的利益(匯豐、太谷等)。1997年回歸後,中國大陸不願意開放上海,使得香港繼續成為亞洲金融中心。
但是今天大陸直接接管香港的話,香港和上海又有何差別?外國公司和外國人的保障在那裡呢?亞洲那一個城市,又有香港的地理和人為優勢,又不屬大陸、可是又能做大陸的金融生意呢?
上海是中國流金歲月時的金融中心,九七之後中國不斷扶植香港。(新華社)
台北的亞洲金融中心夢
當然香港在,尤其是1997年回歸後,中國大陸不斷的提拔香港,究竟是大陸的一部份。可是沒了香港,只剩台北了。
以前國民黨一黨專政時也不是沒做過白日夢,要把台北成為亞洲金融中心,和香港競爭。但是就和李登輝時代(1990年)國民黨搞的亞洲營運中心一樣,不了了之。原因很簡單:沒腦袋、沒見識、沒人材、沒膽、沒條件。所以喊喊、表示執政黨有遠見,然後開開會,就無疾而終了。
台北為什麼一直成不了亞洲金融中心?
歸根到底,第一個原因還是因為台灣過去20年選出來的總統爛,這些人找了-群混飯吃的跟班。當然總統不爛的話,也不會找這些跟班。然後又請教了一堆不食人間煙火的專家、學者,搞了一些空洞的政策和口號(像馬英九的633)。真得有可行的方案,不然就是沒種(像馬英九的核四,連公投都不敢),否則就是沒人做事、大夥混飯吃。
第二個原因是管理金融政策的官員自家無能、還怕事。不過要知道,這些官員只要安安穩穩做、不出事,到了一定階級和年齡就可以外放到証交所、公家銀行、週邊金融單位的肥缺。反正"台大法律系的高材生"對財金方面大字不識一個。要是台北真的成了亞洲金融中心,來了一推洋人,光光是講英文就要出人命了!對這些金融的管理官員生涯有什麼好處?
第三個原因是外匯管制。要是中央銀行每天不能去炒炒台幣外匯、K一下銀行外匯,那要做啥啊?以前中央銀行還管管銀行、金檢一下,自從有了金管會之後,落得清閑(見司馬亮,"兆豐銀行的苦頭現在才開始"一文)。可是做為亞洲金融中心,尤其是牽涉到台幣的股票和債券,必須能自由兌換。也許每天外匯交易會上幾十億美金,台幣會上下波動較大,中央銀行外匯局心臟衰弱、受不了。何況台北外匯交易中心的人工交易、黑板都來不及寫。
第四個原因是台北成了亞洲金融中心一定是要做大陸生意的。開放外國人,特別是中國大陸,攜家帶眷來台灣長久居留,而且還可以自由進出。對民進黨這些政客來說這是「投共」。民進黨20多年一直是靠和中國大陸對罵來競選,百試不爽,談老百姓民生問題是沒用的。連韓禿子在高雄大勝民進黨,可是蔡英文競選總統還是不改對罵的方向!
台北有成為亞洲金融中心的天賦但條件還不夠。(盧逸峰攝)
台北有成為亞洲金融中心的天賦
成為亞洲金融中心有三個條件:天賦、地利和人和。天賦指的就是與中國大陸的關係:政冶、文化和來往。政冶當然就是與中國大陸政府的關係;文化是語言、吃住、生活習慣、文化背景等等;來往是人與人溝通(這點台灣要比香港強)等。
對中國大陸政府而言,除了香港之外,唯一可以接受的地方也只有台北了。第一,在它的心中,台灣還是屬於大陸的,遲早會統一的。不能開放上海成為亞洲金融中心之前,讓台北做,也是肥水不落外人田。第二,給台灣人民一點好處、發點大陸財,也是增加統一的薵碼。第三,台灣不是大陸的一部份,台灣再鬧也沒有所謂的挑戰大陸政府的權威問題。
以地利而言,台北要比香港更好。不但位置適中,北去日本4小時、南往新加坡5小時,北京3小時。台北的腑地也大、北部地區在新竹以北都在一曰圈內,許多地方還可以開發,而且圍繞著桃園機場。再加上地价便宜,無論是用在住宅和商業都行。
那台灣的工資低、大學教育普及更是適合做服務業,再加上有全民健保、醫療發達,台北本來就具備了許多做為亞洲金融中心的條件。
台北成為亞洲金融中心的條件還不夠
就算2020年台灣選出一個有眼光、有瞻識的總統,而且能和大陸政府和平共存(蔡大小姐除外),還能改革官僚體系,台北本身的條件還不夠。台北的腑地雖然大,但是台北市本身沒有可以容訥國際金融公司進駐的地方,更不要說合適的住宅、公寓。不相信你去上海浦東、廣州天河、香港中、上環看看。
關閉松山機場和中央政府遷到中興新村,之後又有在「高雄又老又窮和山西大槐樹」一文中,也談到把中央政府國防單位,像國防部、空軍、陸軍和海軍總部等機構南遷到高雄。這樣不但可以疏散台北人口、減少交通堵塞,而且可以空出許多台北精華地段,重新開發成具有國際水準的商用大樓和住宅。松山機場可以打造成台北國際金融區和台灣第一個5G園區。
第二件要做的是關閉高雄的小港機場,開發屏東機場成為台灣南部的國際機場。這樣才能減少對桃園機場的壓力,還能加速南部的發展。高雄的小港機場也能開發成台灣的第二個國際金融區或高科技5G園區。
其實這個問題的回答是要問另外一個問題:台灣人能取代香港人嗎?我在上面己經說明的很清楚:台北為什麼一直成不了亞洲金融中心的原因就在選人不當、政府無能!這也是經濟退衰、民不聊生、年輕人不生育的原因。老實說是台灣民主政冶的失敗!
民進黨以反中拚選舉,成了台灣金融中心的天敵。圖艗蔡英文總統參拜蘆洲湧蓮寺,與支持群眾握手。(盧逸峰攝)
要命的民進黨
民進黨和蔡英文一天到晚吹噓台灣是民主政冶成功的例子。那是因為民進黨靠著「守護台灣」這種口號(同時要感謝國民黨腐敗)就能當政,台灣老百姓餓著肚子也要支持民進黨。對民進黨而言,這不是民主政冶成功,那是什麼?
民進黨這麼多年以台獨為目標,挑動本省人、外省人的分裂,否定國民政府當年打死抵抗共產黨的事實,又追殺外省人和他們的後代,要外省人滾回大陸,這樣分裂台灣的政策還自以為是、沾沾自喜!
到了今天,台灣的經濟已經和大陸緊密結合,上百萬的台商在大陸摩生,許多台灣的親友需要他們的血汗錢支援,更不要說許多百貨、旅游業等靠著大陸客吃飯。可是蔡英文和民進黨還要去「支援香港」、捅馬蜂窩,而香港的動亂、正好給台北成為亞洲金融中心的一個機會。
2020年台灣老百姓要選「反中口號」、還是「要肚子」?
明年要選總統或立委,還要給這些人優惠的代遇,是要這些人為民服務、改善人民生活。不是要給這些政客天天吃飯不做事、喊口號,代表國家去訪、製造走私香煙的機會。一千萬人投票選總統,大家期望什麼?期望這個總統有眼光、有瞻識,能帶領台灣走出困境、給年輕一代有希望、有前途。
今天香港人民激烈抗爭,動亂不安,台北成為亞洲金融中心的機會來了。不管能做成多少,但一定會為台灣老百姓製造一些高收入的工作。台灣老百姓難道就自我放棄,繼續過窮日子、等健保破產?還是奮起一戰?
*作者為金融博士,曾任教美國大學及任職金融機構、新創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