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立達觀點:愛奇藝是洪水猛獸嗎?

台灣真的容不下愛奇藝嗎?愛奇藝在台灣的存在,真的會對台灣的政治、社會、文化造成傷害嗎?(取自愛奇藝官網)

5月13日,立法院交通委員會審查NCC新任5位被提名委員資格,登記發言的立委們紛紛圍繞著「愛奇藝」、「中資OTT」等議題要求5位NCC委員表態。一時間,愛奇藝似乎成了十惡不赦的重大罪犯,其氛圍已近人人皆曰可殺的地步。

但,身為愛奇藝在台的經銷商,我覺得有義務將長期以來存在的誤解向社會大眾說明,同時,也想請國人思考,愛奇藝在台灣社會的存在,從整體利益而言,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號稱民主自由的台灣,是否真的容不下愛奇藝這個OTT平台?

眾所皆知,OTT就是一種透過網際網路,便可直接向用戶提供串流影音服務的技術。近年來,台灣民眾可以使用並收視的OTT視聽服務數量之多,足以傲視全球,這也正代表著台灣具有多元與包容的精神,對各式文化的展現,都有欣賞的能力,當然也具備自主思考能力。

3c產品、小孩、滑手機、平版、平板電腦。(圖/pixabay)
眾所皆知,OTT就是一種透過網際網路,便可直接向用戶提供串流影音服務的技術。(示意圖/pixabay)

一如眾人所知,愛奇藝是大陸最大的的OTT平台,付費用戶超過1億人,但可能有些人還不知道,愛奇藝也早於2018年3月29日就在美國納斯達克掛牌上市,目前也已向全球多個國家或地區展開運營,因此,愛奇藝早已是一家跨國的國際公司,若仍用傳統陸資公司的角度來觀察愛奇藝,可能不夠全面。自2016年開始,愛奇藝台灣站開始對台灣的用戶展開營運。歐銻銻娛樂有幸成為愛奇藝在台的經銷商,負責銷售愛奇藝台灣站VIP付費會員業務。經由本公司銷售出去的每一筆會員訂單,我們都逐一的開立發票,當然也誠實的繳稅。所以,坊間或新聞經常敍述「中資OTT平台都不繳稅」,這個說法並不正確,至少,經由我們公司經銷的愛奇藝台灣站付費會員訂單,一定都有繳稅。

再者,也有不少人質疑台灣影視節目不能進到中國,這是文化不對等。但根據文化部流行音樂及影視產業局的報告「2019年1至10月我國節目內容在中國大陸播映情形」,該局說明:「根據盤點當地(即中國大陸)線上播送平台上架我國2018-2019年自製內容,仍以電視劇的數量最多;若從單一平台上架數量看,則以愛奇藝上架的數量最多,類型包含電視劇、電影、綜藝等。」顯然,從官方的報告中都證實,愛奇藝是大陸所有平台中,上架台灣節目最多的一個。

去年底的台北跨年晚會節目更是明顯一例,愛奇藝為將台北跨年晚會節目的精彩盛大表演透過網路串流傳達給全世界,讓台灣的能見度更高,讓更多人能夠看到台灣的價值,而付出高昂版權費取得全球網路獨播權。對此,有人批評,愛奇藝買了台北跨年晚會節目是「文化入侵」。但,「把台灣節目傳送到全世界」為什麼是文化入侵?卻沒有人能說明白。

20191231-台北市政府跨年晚會,五月天。(顏麟宇攝)
作者指出,愛奇藝為將台北跨年晚會節目的精彩盛大表演透過網路串流傳達給全世界,讓台灣的能見度更高,讓更多人能夠看到台灣的價值,而付出高昂版權費取得全球網路獨播權。圖為2019台北市政府跨年晚會。(資料照,顏麟宇攝)

愛奇藝台灣站上的節目內容,除了韓劇、陸劇、日劇、美劇之外,也有大量的台劇。我可以很自信的說,不論從數量或節目總時長來比較,愛奇藝台灣站的台灣本土內容佔比,在各OTT平台中,一定名列前茅。事實上,從愛奇藝台灣站開站以來,愛奇藝投入在台灣內容的費用,已超過新台幣10億元。我們相信,這些投資,對於振興本土影視產業,一定有所幫助。 (相關報導: 華爾街日報:台積電將赴美設立晶片廠,生產最先進5奈米晶片 更多文章

在NCC草擬的OTT TV專法中,我曾經不只一次主張,一定要在專法中明列保護台灣影視產業的條文。甚至,我還主張,境外的、大型的OTT平台應該較台灣本土的或小型的OTT平台要盡更多的義務。這些主張或發言皆有案可查,我想強調的是,對於台灣影視文化產業的振興與保護,我始終不遺餘力,我也相信,對台灣用戶提供服務的愛奇藝台灣站一定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