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國家經濟為何會「日本化」?日央行前總裁白川方明演講全文公開解密!

日本第30任中央銀行總裁白川方明(左五)上月30日來台演講,分享全球挑戰下,中央銀行的策略思維及應對之道。(Project Masa)

第30任日本央行總裁、日本青山學院大學特聘教授白川方明(Masaaki Shirakawa),於上月30日應邀來台參加由源鉑資本、深數宏觀與風傳媒共同主辦,富邦金控與台新金控領銜贊助的「全球挑戰下的中央銀行」閉門研討會並發表專題演講。

以下為研討會上所發表的演講逐字全文,經白川方明教授同意後刊出。

首先,謝謝主持人的介紹,也謝謝贊助商讓活動得以順利舉辦。我非常開心能來到這裡,我很猶豫要不要說這是我第一次拜訪台灣,但這確實是我第一次來台灣,但來了以後就覺得我應該早點來的。

今天我要分享的是中央銀行,我有好多想分享的內容,但我覺得闡述我的想法最好的方式,就是在所謂「日本化」(Japanification)的框架下進行討論。題外話,我不喜歡這個說法,但不論如何,大家都在談「日本化」這個現象和其他國家,例如歐洲,變得像日本;因此我想談談這個現象。

20191121-第30任日本央行總裁,日本青山學院大學特聘教授白川方明。(取自US Government@wikipedia/Public Domain)
第30任日本央行總裁,日本青山學院大學特聘教授白川方明。(取自US Government@wikipedia/Public Domain)

2007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至今已過了12年。金融危機最糟糕的狀況過去後,全球經濟開始復甦,我們確實也觀察到復甦現象,可是成長率卻相對低,有些人會提到「長期增長停滯」。從通膨觀點來看,通膨率也很低,很多國家的通膨率都低於2%,2%常被認為是通膨目標。在這樣的背景下,低利率一直持續,我們現在面對永恆低利率情況。同時,對中央銀行的辯論看法分歧,有時中央銀行會被政治人物和其他人批評、攻擊。我們在全球都可以看到這些現象。

就像我剛剛提到的,很多國家,特別是先進經濟體,都困在低利率、永恆低利率。日本的短期利率在1990年代中期就已經來到0.4-0.5%了,基本上就是零了。因此日本利率維持在零的水準已經近30年了。日本央行在2001年3月開始施行量化寬鬆政策,當時我負責貨幣政策。開始量化寬鬆時,我並沒有預期到其他國家會跟進施行相同的政策。日本央行和紐約聯邦準備銀行以及歐洲央行有開三方會議,每次我解釋量化寬鬆時,其他方都很有興趣想知道現在的狀況,但僅止於知識上的好奇,他們沒有預期到他們也會施行同樣的政策;但10年後,所有其他的國家也都施行相同的政策,政策利率降為零。基本上,這個情勢也繼續發展了下去:以聯準會為例,他們雖然有升息,但7月又開始降息,今天晚上可能也會再次降息。因此,我們現在已經困在這個零利率環境下了。

Stuck in perpetual low interest rate: “Japanification”
Figure 1: Stuck in perpetual low interest rate: “Japanification”.

政策利率在亞洲和太平洋地區也同樣下降,雖然利率相較於先進經濟體還是高一點,不過也開始有降低的趨勢。

Policy rates has been lowered in Asia and Pacific region as well.
Figure 2: Policy rates has been lowered in Asia and Pacific region as well.

歐洲和日本的長期殖利率已進入到負利率。德國政府債券的殖利率甚至比日本還低,-0.4%和-0.5%左右;日本的情況則是-0.1%和-0.2%左右。

Long-term yields in Eurozone and Japan have gone into negative territory
Figure 3: Long-term yields in Eurozone and Japan have gone into negative territory.

中央銀行要如何回應未來可能的負利率衝擊?我們當然不知道未來會發生什麼事,會依不同情況而異,包括:中美貿易糾紛、英國脫歐等等。大家都知道,貨幣寬鬆的空間十分有限,但即使如此,我認為許多央行還是很有可能施行貨幣寬鬆措施,更精確點來說,他們可能會採取貨幣寬鬆的作為,例如資產收購、負利率、或是前瞻指引。 (相關報導: 全球經濟染上「日本症」 日央行前總裁白川方明:通縮不是問題,重點在提高人均生產力 更多文章

問題是,這些政策、這些貨幣寬鬆措施真的有效嗎?我們能夠相信貨幣寬鬆措施對成長和通膨帶來有意義的影響嗎?我個人很懷疑。大家常會提到,貨幣政策的空間很有限;當然,貨幣政策的空間確實很有限,但我們要更深遠地思考貨幣政策本身的影響。我等等也會解釋,我對貨幣寬鬆的影響存疑,應該說,我對長期貨幣寬鬆的影響存疑。但一直到最近,像我這樣想法的人都仍是少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