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承恩專欄:媽祖都沒有答案─台灣,你往哪裡去?

美國藉慶祝《台灣關係法》40周年,傳達強烈的挺台灣訊息。(資料照,甘岱民攝)

藉慶祝《台灣關係法》四十周年,美國對台灣傳遞新訊息。把眼睛從新聞台移開,把眼界拓展到國際,會有不一樣的風景。中美雙方的訊息都很清楚。媽祖沒有說的是,台灣,你接下來的選擇是什麼?

阿庇亞古道(Via Appia)是羅馬通往東南方的要道,至今仍保留著古老的樣貌:石頭路兩旁散落著廢墟、驛站與松柏。古時,白天商旅雜沓,夜晚來往的卻是社會邊緣人,包括將屍體運出城,葬在地下墓穴的猶太人與初代基督徒。

傳說當羅馬皇帝把基督徒掛在木頭上當火把燒的年代,大批人逃命出城,行列中包括使徒彼得。走著走著,遠望一人踽踽獨行,往進城的方向走來,不料是復活的耶穌。彼得問耶穌:「主啊,你往哪裡去?(Domine quo vadis?)」耶穌說:「我往羅馬去,再上十字架。」古道旁現今矗立的Domine quo vadis教堂,是紀念彼得掉頭赴義的地點。

2019年4月,為了紀念《台灣關係法》(Taiwan Relations Act)簽署與美國在台協會(AIT)成立40周年,由前聯邦眾議院議長萊恩(Paul Ryan)領銜的美國代表團,在台北進行一連串高規格的活動,釋放強烈的挺台訊息。

關鍵鑰匙在誰的手上?

這些活動發生在台灣大選的熱身年,在新聞曝光上被選舉新聞沖淡許多。但各方山頭競相接力表態,彷彿就美中台3邊關係,進行一場土洋大戰。代表性的時刻,或許是郭台銘在出席印太安全對話論壇時,提問台灣加入區域性經貿協定,「關鍵鑰匙是在誰的手上?華府還是北京?」在得不到他想要的答案下拂袖走人,隔天就宣布受到媽祖的託夢,毅然投身中國國民黨總統初選。

先不論細節差異,這一派基本上強調台灣的未來在中國,不論是經濟上的出路、安全的保障甚至國際空間。台灣的景況,好的部分是因為中國的善意,遭遇困難是因為不合中國之意;台灣人民要過好日子,關鍵要跟中國和好,兩岸關係好了,一切好談;兩岸走向對抗,觀光客不來,農產品賣不出去,年輕人沒有工作,政治人物沒有前途,吃虧的是台灣。

至於跟中國和好意味著什麼、代價有多大?從來沒有清楚交代。長遠的安排是什麼?和中南海有不同意見就是挑釁?國際情勢是不能納入考量的,否則就是挾外自重、引火自焚。有沒有學理根據?

有的,從小國事大的扈從論,到外交上「兩岸高於國際」、國防上的「和平論」,從來不乏理論化的擦脂抹粉。

這是台灣要走的路嗎?若把眼界從兩岸拓展到國際,會有不一樣的風景。

藉代表團高規格來訪,美國重申了對台灣的政策,包括了《台灣關係法》中的安全承諾。

美國給台灣的最新訊息

其釋放的訊息對台高度稱讚:萊恩以兩個國家(countries)描述美台,稱讚「台灣是民主的成功典範,一個可靠的合作夥伴,一個全球的正向力量。希望世界上其他地方能更像台灣」;甚至帶有歡慶的氣氛:AIT在台北101外牆連續3晚放送美台握手的「友誼特別訊息」,並不時提到耗資2億多美元的內湖新館,是美國在全球造價最高的使館,象徵美國對台灣的重視。 (相關報導: 接見美國「共和黨全國委員會」代表 蔡總統:台灣不會放棄或妥協民主生活方式 更多文章

美國訊息的背景是包括《台灣保證法》的一連串挺台文件,其主軸在抑制中國以銳實力侵略台灣。背後固然有圍堵中國,信守對亞洲盟邦承諾的戰略考量,也愈見強調台美的共同價值與體制,號召民主國家相挺。畢竟如果台灣陷落於中國的超限攻勢,下一個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