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站12小時賣菜獨力撫養還在讀小學的兒子、丈夫過世一年多仍天天以淚洗面,在台北萬華一處市場賣菜的阿新,是諸多在台灣拚命討生活的越南單親媽媽之一。她曾有一段羨煞姐妹們的幸福婚姻,無奈丈夫一夜間內臟感染、7天就過世,留下她與年幼的孩子──儘管如此,阿新不覺得自己特別苦,她總說自己運氣特別好,在台灣遇到的都是「好人」。
菜市場老闆夫妻不僅會幫忙接孩子下課、帶回家洗澡吃飯、放假還會帶孩子去玩,彷彿當成自己家的;丈夫過世、阿新病倒住院時,她的前雇主竟跑到醫院照顧她,告訴她:「以前妳照顧我的婆婆,現在換我照顧妳!」
阿新不覺得自己特別苦,她總說自己運氣特別好,在台灣遇到的都是「好人」(辛母羊攝影;人生百味提供)
「如果我老公過世沒有那些好人幫助我,我可能沒有在台灣住,一定回越南了……」阿新說一切都是緣份,最好的,仍是溫柔體貼的已逝丈夫。
菜市場、小吃店、工廠,日常生活其實少不了像阿新這般異國女性身影,社會卻鮮少看見她們的人生。每個在台灣求生存的越南女子都有各自的故事,阿新說她是特別幸運的一個,她的日子有苦,也有台灣最暖的奇蹟人情味。
越南看護與台灣水電師傅相戀結婚 一場急病摧毀幸福家庭:那幾個月我每天哭,不想上班…
上午9點的菜市場烈日直曬,即便有遮雨棚仍是熱得折騰人。人們穿梭市場,戴上袖套的阿新則大力吆喝攬客,西瓜一盤50、渾圓脆鮮的高山高麗菜一斤25,阿新俐落地剝去些許老葉、揮到一旁籃子以後再將高麗菜裝袋,小小蔬果攤前人潮就跟她的動作一樣沒停下來過──這一做,就是12個小時。
小小蔬果攤前人潮就跟她的動作一樣沒停下來過──這一做,就是12個小時(辛母羊攝影;人生百味提供)
10多年前,阿新從越南來到台灣當看護工照顧一位阿嬤,當時阿新在越南已經有一個女兒,怎樣也想不到自己會留在台灣。談起第一份工作,阿新直說雇主很好、現在還有聯絡,那份工作也讓她認識了丈夫,讓她留在台灣的關鍵。
那時阿新是阿嬤的看護,丈夫則是當時到阿嬤家裝冷氣的水電師傅,兩人相識交往到阿新做滿3年約回越南,丈夫就問她要不要結婚:「如果喜歡我就留下來,不喜歡我就回越南也沒關係。」阿新說,當時她還不太會講中文,簡單說了一句「好」,就成了台灣人。
「如果越南姐妹來台灣遇到好老公、遇到好人,我們很喜歡,好的人就很好,但每個人都是不一樣……我遇到很多朋友嫁來,老公會打人什麼什麼都有,很多,也朋友嫁的老公很好很好,比我好很多,不一定。」
阿新知道自己是幸運的,她一直說丈夫人很好很善良,原本也決定收養阿新在越南的女兒,雖然遺憾因為女兒已滿18歲,越南當局不讓她來台灣團圓,彼此還是互相照顧著──只是阿新怎樣也想不到,簡簡單單的幸福,竟被一場急病輕易地摧毀。談起一年多前那場意外,阿新的眼淚一直流一直流,擦不停,她到現在還是無法接受丈夫就這麼走了:
「他平常沒什麼生病,好好上班到禮拜六,禮拜天帶弟弟去青年公園玩,下午回來說肚子痛,去看醫生發現胰臟發炎細菌感染,住加護病房一個禮拜就走了。如果他生病住幾個月,我可能也沒有傷心那麼多,他很突然,我就心很痛……那幾個月我每天哭,不想上班,心很難過,後來因為每天看到兒子,我才開心起來……」
「我要站起來,一定會站起來」單親媽媽在台灣站起 最感謝是暖心雇主
擦乾眼淚,日子還是要過下去,阿新又回到菜市場上班。阿新說婚後曾經到滷味攤、餐廳、米粉攤打工,後來帶兒子買菜跟現在的老闆混熟,便開始在菜市場做事:「老闆看到我的兒子就喜歡,說你來幫我賣菜,這樣子就開始……」
若是只靠老公,「以後遇到什麼事,我們都是沒辦法站起來」,而這份賣菜工作,就成了阿新站起來的動力(辛母羊攝影;人生百味提供)
阿新身邊每個來台灣工作的越南姐妹都是要工作的,她說她們不喜歡只是在家顧小孩,若是只靠老公,「以後遇到什麼事,我們都是沒辦法站起來」,而這份賣菜工作,就成了阿新站起來的動力:
「有時候偶爾一個人在家想想我會哭,但有時候我哭好我會想,啊我要站起來,一定會站起來……我說,別人可以站起來,我們一樣可以做到!」
菜市場的一天從清早8點開始,阿新說生意好的話可能5點就收攤,但通常是站12小時,這份工作的辛苦也是只有做過的人才知道。
賣菜第一累是喉嚨的疼,菜市場人多吵雜、老人家也多,叫賣一定要喊很大聲客人才會過來,而阿新身為越南人華語還不熟、台語更是不會講,待菜市場就格外辛苦;第二是手痛,阿新說很常一直撥菜又來不及找錢,一天忙個沒完,採訪前一天才去做針炙;而最嚴重的傷害,仍是久站帶來的,阿新說她很常腰痠、腳底抽筋。
賣菜工作辛苦,但阿新說累一下忍耐一下就好,畢竟老闆夫妻對她很好(辛母羊攝影;人生百味提供)
工作辛苦,阿新說累一下忍耐一下就好,畢竟老闆夫妻對她很好,孩子下課以後會幫忙接回家照顧、讓孩子洗澡吃晚餐;初訪菜市場這天是周日,阿新通常會帶兒子一起上班,但這天兒子不在,阿新說是老闆夫妻帶孩子一起去宜蘭玩了。「他們真的很疼他啊!」阿新笑說。
就連當看護那時的雇主也是佛心來的。阿新跟前雇主還有聯繫,之前老闆娘知道阿新生病住院,便親自到醫院照顧,甚至對阿新說:「以前妳照顧我婆婆,現在換我照顧妳!都是有緣份,妳對我家裡那麼好,現在我來醫院照顧妳……」
「還好我好運氣,遇到老闆都是好的……我不是遇到人家給我錢什麼,但那些人都是很好的人,有時候我的困難會幫忙我。」阿新感嘆。她從越南來台灣為雇主賣命,雇主也感念在心、在阿新需要時出手幫一把,這般相知相惜,在移工遭虐待性侵、甚至被警察開槍殺害的悲劇頻傳下,也成了台灣社會難得的暖流。
只盼兒子成為「善良的好人」回饋台灣:我們沒有很多錢,但我們可以幫助到人家
讓阿新留在台灣生活的最大動力仍是兒子,工作再累,只要看到兒子的笑容就能忘記壓力:「弟弟是最大幫忙我的,每天回來看他快快樂樂笑笑,還來抱抱、說『媽媽我愛你』……我上班後來腳很痛、抽筋很痛還是要忍耐,但聽到那個話,我的累就完全不見了……」
工作再累,只要看到兒子的笑容就能忘記壓力:「弟弟是最大幫忙我的,每天回來看他快快樂樂笑笑,還來抱抱、說『媽媽我愛你』…」(辛母羊攝影;人生百味提供)
兒子也始終沒忘記爸爸。蔬果攤老闆夫妻帶兒子去廟裡拜拜,回來也會轉告阿新說,兒子把零用錢都投進箱子裡,拜託神明保祐爸爸能好好走,一路平安。
如果說有什麼特別困難的,首先是阿新還看不懂華語,因此看不懂兒子的作業,不得不送兒子到安親班,每月下來都是一筆驚人開銷;阿新偶爾也會有生病無法工作的時候,菜市場也不是天天都開,碰上大節慶就會休市幾天,收入不穩定,因此她希望能快點申請到一張身份證,「我們生病那次有一點點錢補助,才不會那麼急。」
說起希望兒子長大以後成為怎樣的人,阿新笑得很堅定:「當一個好人,善良的人。我就希望小孩很乖很善良,當個好人,我就很開心了,他要想以後長大要做什麼可以幫助人家,當個善良的人就好……」
兒子也確實沒有辜負阿新的期待,她驕傲地說,兒子曾經到醫院看到街頭賣餅的女孩,告訴媽媽:「天氣那麼熱,姐姐賣那個很辛苦,妳幫她買幾個……如果妳給他錢,她不會拿,妳多買個我再送同學。」看到任何辛苦的街賣者兒子都會想到要幫忙買一點,儘管阿新錢都不太夠用了,她仍鼓勵孩子出手相助:
「我們一樣沒有很多錢,但我們可以幫助到人家,可以幫助就幫助……我不會說我們沒有錢,不買了,10塊錢20塊錢就可以影響到小孩頭腦,我們鼓勵他,以後你看到人家這樣過很不好、走路不方便,你要多多幫助人家。」
若說到撐起城市的人們,隱身在菜市場、小吃攤默默打拚的新住民姐妹絕對是無可忽視的一群(辛母羊攝影;人生百味提供)
若說到撐起城市的人們,隱身在菜市場、小吃攤默默打拚的新住民姐妹絕對是無可忽視的一群,而異鄉人們如何看待台灣,也往往取決於台灣人對待她們的態度。阿新是幸運的,但這份幸運不該是「特例」,如何溫柔對待撐起台灣的新住民們,確實是台灣人極重要的一課。
展覽資訊│貧窮人的台北
蓋起城市的人:底層者的台北展(10/04-10/11於台北松山文創園區;10/19-10/28於剝皮寮)夜訪、講座、影展、遊戲系列活動了解更多貧窮人的台北,敬請關注「貧窮人的台北」官方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