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時間禁食的神奇減肥法!這兩個效果超神奇,但這五類族群會適得其反

限定時間的禁食對減肥很有效,但並不是所有人都適用。(圖/unsplash)

效果1:在限定時間內吃飯能穩定身體的日夜節奏

把吃飯時間限定在白天裡特定的幾個小時內有一個優點,我們可以用這種方式配合由天然光線規定的晝夜節奏。如前所述,我們身體的所有器官一直到遺傳物質也受晝夜節奏的影響。簡單說,我們的器官由於基因活動適應早上吃飯,它們在基因上期待吃一頓。

在一天中,基因活動模式會改變。我們的身體細胞進入另一個活動模式。身體細胞就像我們一樣,不能同時做所有的事。在夜裡,細胞不會被養分轟炸,不用消化養分的時候,就是一個很好的時機,例如可以進行清理工作。結塊或是其他有害的蛋白質結構和故障的細胞體可以慢慢被分解。這個情形稍微可以拿來跟街上的慶典活動做比喻,如果在慶典的時候就開始清掃,活動會受到打擾。反之,若在夜裡,活動結束之後清理會比較好。身體的情況也類似,如果我們允許身體這樣做。

如果我們在夜裡襲擊冰箱(我以前常這樣),為了偷吃幾口巧克力冰淇淋,那細胞的清理工作就泡湯了。肝臟和其他好不容易想要打個盹的器官的基因,會被這突如其來的卡路里「強行」搖醒,讓它們處理這些卡路里。mTOR開始活躍,特別是那些執行細胞內清理和修理工作的基因會被噤聲。平常和諧的基因活動節奏會因為夜襲冰箱的行為受到干擾。

相反的,一天裡堅持在限定時間範圍內用餐,可以穩定和強化身體的晝夜規律,經證明也可以改善睡眠品質。年紀大的時候,這種規律常常會變得無力,我們的睡眠會變得很淺,斷斷續續,得對抗睡眠障礙。白天嚴格的用餐時段(而且沒有月光下的廚房尋奇之旅)將會很有幫助。簡單說,如果光與暗的節奏跟吃飯和禁食能和諧一致,那身體的運作就會很理想。

效果2:長禁食和短暫禁食

在時間範圍限制下用餐對身體有好處的第二個原因是不吃飯的休息時間。我們人類曾經(至少刻板印象希望)滿足於每天傳統的三餐。但是現在不一樣了,神經兮兮的都市人,又吃正餐,又吃點心,還不斷偷吃東西,一直到深夜。

因為我們不斷把大量營養和能量傾倒在細胞上,所以細胞(受到胰島素、與胰島素類似的成長因子IGF-1和mTOR的助長)一直處於成長模式中,粗略地換句話說,我們的細胞不斷在老化。如果一段時間不吃東西,胰島素和IGF-1的濃度就會下降,mTOR也會安靜下來。細胞開始進行有利的自我清潔計畫,名為「自噬」。身體從成長模式轉換到維修模式。

我們每個夜裡都是以這種方式做短暫的禁食療程,在療程中,身體會得到維護和「總檢修」。(不久前發現,大腦也會在夜裡睡眠中執行清理工作。清理時,部分甚至那種被懷疑會造成阿茲海默症的蛋白質塊也會被沖出大腦!)英文字breakfast正好隱藏著這個想法:夜晚是短暫的禁食階段,早上再中斷禁食。

禁食目前很風行,在一個前所未有的營養過剩年代,這種流行不會太讓人訝異:放縱地吃才會讓自願禁食有吸引力。自願放棄能說明一些事,說明我們的性格、自我紀律。如今只要我們願意,就可以禁食。 (相關報導: 吃一種藥,既可以降血糖又能減重!韓國爆紅「減肥筆」真有那麼神?專家這樣說 更多文章

整體來說,我覺得這個發展值得歡迎。然而我也認為,我們過度高估了對傳統禁食的想像,尤其是它對身體的影響。我所說的傳統禁食想像是,一年做一到兩次極端的飢餓療程,好幾天不吃或是幾乎不吃。療程結束後又一切照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