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勞之島》選摘(1):是謀生?還是找死?

過勞幾乎在各行業都存在。(作者提供)

三個勞工分別來自外商公司、傳統企業、科技業,不幸在一次意外事故身亡。三人在陰曹地府排隊,閻王告訴他們還有一次機會可以打電話回陽間,向親朋好友交代後事。

外商公司的勞工先打電話給老婆,交代如何處置銀行的存款,講了共五分鐘。閻王向他索取五萬元電話費。他覺得不貴,開了張支票給閻王後,便瀟灑地走回座位。

傳統公司的勞工心想,五分鐘五萬元,那講短一點吧。他打電話給小老婆,交代股票如何處置,只講了兩分鐘。閻王卻說:「打電話給小老婆,要五十萬元。」他雖然覺得很貴,但還是開了支票給閻王,便開心地走回座位。

最後輪到科技業的勞工,他心想,好像講的越短反而越貴,那當然要多講一點。但他沒有存款可向老婆交代,也沒時間養小老婆,倒是有一堆做不完的公事,便撥了電話回公司向同事跟老闆交代自己未做完的工作,講了二十個小時之久。掛上電話後他問閻王需要多少錢?「二十元。」他嚇了一跳,講那麼久才二十元?閻王立刻解釋:「從『地獄』打到『地獄』,算網內互打。」

 

 

把我們的勞累大聲喊出來。(作者提供)
把我們的勞累大聲喊出來。(作者提供)

這是一則在網路上廣為流傳的笑話,諷刺科技業過勞的勞動環境。事實上,不僅僅是高科技業的工程師,根據近幾年來的觀察,長工時、高壓力的工作環境,使得過勞死的現象在各行各業裡蔓延,在科技業、保全業、醫護人員、駕駛等行業中,情況更是嚴重。

台灣勞工面對長工時的壓力,不僅身體疲累,更由於工作時間過長,侵蝕個人的休閒活動、家庭與社交生活,使得心理的疲勞憂悶難以排解,甚至造成家庭功能喪失,導致離婚率高、出生率低,並衍生出孩童或青少年缺乏家庭關注等社會問題。

我們不禁要問:工作究竟是為了「謀生」,還是為了「找死」?我們一輩子辛勤工作,不就是為了幸福的生活?我們努力賺錢,到頭來怎會犧牲了親情、健康、社交生活?

曾在廣告公關公司工作的一位朋友,在執行專案期間,公司竟然禁假長達三個月。他痛苦地說:「我每天騎車上班的途中,都一直想著車子來撞我,這樣我就可以住院休息了。」那段日子他永遠都睡眠不足,一睜開眼就是工作。由於他是專案負責人,若當下離職,又無人可接手,他不願讓公司承受龐大損失,只好咬牙撐完專案。

也許有人會質疑:「為何要做到過勞死?離職就好了呀!」

但勞工真的有選擇的自由嗎?我們觀察發現,看似自由的勞動市場中,卻有一條看不見的鎖鍊,緊緊綑綁勞工。越底層的勞工,越缺乏流動的自由度。

其實,勞工在過勞環境下討生活,就像走在鋼索上,稍一不慎,就容易落入無底深淵,爆發過勞疾病。

經濟不景氣,工作機會少,勞工無法輕易離開現職,苦撐到底,就易於落入過勞死的陷阱。更何況,國人的工作文化是從小就灌輸「愛拚才會贏」的觀念,拚搏吃苦的職場故事也是激勵勞工付出的典範,卻忽略建構安全健康職業環境的重要性。勤奮是重要的工作價值,但合理與健全的勞動環境,卻是支持勞工就業的重要基礎。這是企業的基本認知,也是政府的責任,更是國家勞動政策的必要方向。 (相關報導: 2萬人五一遊行 抗議芭樂票 賴香伶也來了! 更多文章

當前許多青年或新貧族,都面對低薪化的困境,謀職原本就不容易,甚至必須透過加班或兼差,才能有足以溫飽的收入。以保全業為例,本薪很低,根據高雄市產業總工會的調查發現,保全員的薪資偏低,平均月薪為兩萬兩千六百三十元,遠低於一般勞工的平均月薪四萬五千五百零八元,大約只有一半──保全員當然都得拚命加班,助長了過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