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策專欄:阿拉伯國家搭起了黃金台

2025年5月15日,美國總統川普與阿聯酋總統穆罕默德舉行會談。(美聯社)

世界確定走向戰國,歷史上,春秋進入戰國(也就是三家分晉)那一年,天下還有一、二十個諸侯國,但很快就只剩下七國,也就是所謂戰國七雄。今天的世界當然不可能發生那種形式的國家兼併,但歷史仍然是最好的觀察借鏡——誰能在未來的戰國時代稱雄?

興起這個疑問,是因為最近看到的一幕:川普訪問阿拉伯三個國家

先看歷史。戰國七雄其實不是有七個強國同時稱雄,而是各國在不同時間,各自出現了一位英明雄主,採取了一些讓國家富強的措施。而其他諸侯國被兼併,都是因循舊制以致於滅亡——用今天的語言「失去競爭力」。

那些魯蛇(looser)當中,魯國、鄭國、宋國、越國(以及更早滅亡的吳國)都曾在國際舞台上風光一時,甚至稱霸,他們都有各自失敗亡國的原因,本文不談。要說的是七雄成為溫拿(winner)的原因:

魏文侯第一個稱雄,他重用李悝推動「盡地利」,統一分配農民耕地,督促農民勤於耕作,增加生產;重用西門豹修建漳河十二渠,興水利改旱澇之地為良田;重用吳起為大將,魏國軍隊當時號稱「無敵於天下」。重點是這三人都是「庶民」,其中吳起更是外國(衛國)人。

齊威王第二個稱雄,他烹殺貪墨的阿大夫,用孫臏為軍師,兩次大破魏軍;八個字形容,「納諫任能,賞罰分明」。

趙武靈王排除貴族阻力,推動胡服騎射(名言「成大事者不謀於眾」),拓地千里。

七雄中國力最弱的韓國,在韓昭侯時任用申不害為相,他特別強調「術治」,建立官吏的任免考課制度,變法使貴族特權受到限制,百姓得以漸趨富裕。

楚國在春秋時事南方霸主,但是在吳王闔閭攻進郢都後一蹶不振。越王句踐滅吳後稱霸中原,直到楚威王時,任用景翠為大將滅越國,號稱中興之主。然而,楚國一直是貴族政治,外國人才幾乎沒有空間,他能夠維持南方大國地位,是因為南方沒有對手。

最晚稱雄但成為最後勝利者的秦國,一言以蔽之,他用了最多的外國人才。(秦國的故事很多,有機會再說)

第七雄是本文重點:燕昭王。燕國一度內因亂而無主,齊湣王派兵到燕國平亂後不撤軍,燕國淪為被佔領國,後來燕人起義趕走齊軍,擁立太子即位為燕昭王。

燕昭王一心復仇雪恥,在易水畔搭起一座黃金台,台上堆滿黃金,放話「天下英雄才俊之士想要分享黃金,就來燕國」,於是來了很多各國英才,其中一位是樂毅,他率領五國(燕、趙、魏、楚、秦)聯軍攻進齊國,幾乎滅齊。(後面故事是「田單復齊」大家都熟)

對應到時事。川普訪問沙烏地阿拉伯,王儲穆罕默德.沙爾曼(Mohammed bin Salman)承諾向美國投入6000億美元,期待取得最新型F-35戰鬥機(川普已經抬高喊價增為一兆);卡達王室贈送川普一架波音豪華飛機,川普將做為他的空軍一號總統專機;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投資美國總值2000億美元(包括購買145億美元波音客機),以此取得美國最先端AI晶片,將在阿聯興建美國以外規模最大的AI園區(黃仁勳趕去背書)。

要說的是,這三個阿拉伯國家用過去累積的石油財富,換取未來在新世紀的競爭力——阿拉伯國家享受石油紅利幾十年,世人都認為阿拉伯世界只是窮極奢侈/財大氣粗。然而,一旦石油被核能取代,他們所擁有的將只剩沙漠。

但是我看到了沙爾曼王儲的雄心和敢為,「揮金如土,殺人如麻」恰好形容;我也看到阿聯的遠見和創意,且不畏嘗試失敗。三國這次形同搭起了一座「黃金台」,跟故事不一樣的是,黃金是自有的,台子卻是川普幫忙搭的(讓川普龍心大悅有以致之)。等到「美國以外規模最大的AI園區」有了樣子,阿拉伯黃金將吸引各國人才和企業進入,而沙烏地的先進戰機將足以保衛他們的資產。

那就是未來,阿拉伯國家將能跟美中俄歐等並列稱雄。 (相關報導: 周宏昌觀點:美中趨同的環境下,執政者要有改革的擔當 更多文章

*作者為專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