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兩岸關係緊張的環境下,綠營近日對台旅遊業者勸阻民眾赴陸,並啟用「宗教等團體赴大陸交流資訊公開專區」,要求宗教、社會團體前往大陸前填寫赴陸日期、地點、事由等,並公開披露。另外,川普關稅大棒劍指全球,臺灣也受到其害,而綠營一再對美採取綏靖政策。
對上述種種,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在30日上午的記者會上表示,「這是民進黨當局無理阻撓兩岸正常的宗教民間信仰文化交流的惡行,是其大搞「綠色恐怖」、製造「寒蟬效應」的又一伎倆,是對廣大宮廟和信眾基本權利和自由的粗暴剝奪。這種卑劣伎倆壓制不住兩岸同胞走近走親的願望,阻擋不了兩岸交流融合的大勢,必將在兩岸同胞的共同反對下失敗。」
朱鳳蓮還提到「島內(台灣)社會要和平、要發展、要交流、要合作的主流民意誰都忽視不了,兩岸同胞走近走親的願望誰都壓制不了。民進黨當局要求島內旅遊業者勸阻臺灣民眾赴大陸旅遊,是在斷他們的生路,砸他們的飯碗;妄圖阻止臺灣民眾赴大陸旅遊,更是倒行逆施,踐踏人權。」
針對美國對台關稅問題。朱鳳蓮指出,所謂「應對策略」實為對美「大採購大投資討好方案」。其罔顧民生、「賣台」成性,遇美則軟、對美必跪,島內各界對此強烈不滿。賴清德當局違背經濟規律和市場規則,迎合外部勢力推動兩岸「脫鉤斷鏈」,損害的是臺灣企業的競爭力,剝奪的是臺灣同胞的發展權,削弱的是臺灣經濟的前景。
朱鳳蓮還提到「美國基於『美國優先』對全球揮舞『關稅大棒』,破壞多邊貿易體系,衝擊世界經濟秩序,也讓民進黨當局推動的所謂台商『回流』與『新南向』政策淪為笑柄。民進黨當局不僅不糾正錯誤,反而一錯再錯,將推動兩岸『脫鉤斷鏈』作為與美談判的籌碼和向美表忠心的投名狀,只會讓臺灣更加任美宰割,只會更方便美國掏空臺灣優勢產業、把臺灣變成美國農產品的傾銷地,只會更進一步損害臺灣經濟發展權益和臺灣民眾的利益福祉。」
針對「2024年台積電美國亞利桑那廠持續虧損,而在大陸的廠大幅盈利。台積電還宣佈要擴大投資美國一千億美元」,朱鳳蓮表示民進黨當局為謀取私利,對外部勢力予取予求,把臺灣的半導體產業和台積電作為「倚美謀獨」的投名狀,當成「伴手禮」拱手奉送,一再出賣臺灣民眾和企業的利益福祉。這種不以「賣台」為恥、反以「媚美」為榮的行徑,遭到越來越多臺灣民眾和企業的反對。
前不久中國多地舉辦台商台企洽談會,吸引眾多台商的關注,陸委會副主委沈有忠稱「台商赴大陸投資占台總對外投資比例已從2010年的83.8%下降至2024年的7.5%。」
對此,朱鳳蓮表示「兩岸經濟同屬中華民族經濟,兩岸同胞是命運共同體。大陸經濟穩定向好,能為深化兩岸融合發展開闢更廣闊空間。面對變亂交織的外部環境,大陸舞臺大、市場前景廣、政策預期穩、安全形勢好的優勢進一步凸顯,始終是廣大台商台企投資興業的最佳選擇。今年一季度,兩岸貿易額達705.6億美元,同比增長15.2%;大陸實際使用台資12.6億美元,同比增長127.1%;新設台商投資企業1592家。越來越多台商臺胞用實際行動證明大陸始終是廣大台商台企投資興業的最佳選擇。」 (相關報導: 北京觀察》中美科技戰對決!習近平上海視察「AI孵化器」,打造全球創新高地 | 更多文章 )
她還提到面對美國濫施關稅,中國第一時間採取堅決有力的反制措施,顯示出捍衛國家發展利益和國際公平正義及秩序規則的決心,彰顯了保持自身經濟發展的信心,「我們將研究解決台商台企面臨的問題和困難,落實同等待遇、加大支持力度,強化兩岸產業鏈供應鏈連結,支援台資企業參與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助力台企轉型升級、拓展內需市場,融入新發展格局,實現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