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改善行人交通安全,新竹市警察局近日將標靶式科技執法設備移至兩個行人事故頻傳的路口,西大路與文昌街交叉口,以及中華路二段與林森路口。警方表示,自即日起至6月15日將進行宣導,6月16日起正式啟動執法。
36000元直接沒了!新竹市新科技執法6/16起嚴格實施
市警局指出,自去年10月首度啟用這套科技執法系統以來,已針對車輛「未禮讓行人」的違規行為,在成功路與成功路65巷口、中華路與長興街273巷口等地點實施取締,效果顯著,相關交通事故明顯減少。
鑑於原設置地點的交通狀況已有改善,警方決定調整設備位置,將其遷移至行人事故率較高的兩處新路口,以持續強化行人優先的交通文化,並藉此提升駕駛人對行人路權的重視。
交通警察隊進一步說明,未來將持續檢視各路口的交通狀況,進行動態調整。若某一地點的違規與事故情形獲得改善,科技設備將轉移至其他風險較高的路段,藉由科技輔助,全面提升市區路口的交通安全。
2025未停讓行人罰款
未停讓行人罰款1200以上6000元以下,若沒有禮讓視覺功能障礙的行人,罰金提升至2400元以上7200元以下;肇事使人受傷、重傷或死亡,處7200元以上36000元以下罰鍰。
值得一提的是,交通部擬修法提高「汽車駕駛不停讓致行人受傷」罰則,駕駛行近行人穿越道或其他依法可供行人穿越之交岔路口,不暫停讓行人先行通過,並致人輕傷者,從原先處罰新台幣7200元至1萬2000元,提高為1萬8000元至3萬元;致人重傷者,罰則從現行的1萬8000元至3萬元,提高至3萬6000元。致人死亡者維持3萬6000元。預計6月底以前上路。 (相關報導: 開車確定斑馬線沒人才轉彎!很多駕駛仍被開罰6000元,警方公布取締標準 | 更多文章 )
責任編輯/蔡惠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