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政部於5月11日發佈了第五批「藏南」地名標準化名單,共涉及27個地名,包括15座山峰、4個山口、2條河流、1個湖泊和5個居民點 。根據公佈的信息顯示,這些地名都屬於大陸民政部地名管理部門對藏南地區的名稱進行修訂後的版本,與之前幾次大為不同。此外,中國民政部還公佈了相關地名範圍的示意地圖。該消息在昨日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被提及後,迅速在中國社交媒體上傳播。

同時,此舉引發了印度外交部的抗議。位於印度達蘭薩拉的藏人行政中央被北京認為是「藏獨」分裂勢力的代表,隨後「藏人行政中央」旗下的媒體「西藏之聲」發佈報導稱「這並非是中共首次對阿魯納恰爾邦境內的地區進行改名,這已經是中共第五次透過更名的方式宣示對阿魯納恰爾邦的主權」。
在上述更名後,印度外交部發言人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我們注意到,中國堅持試圖為印度『阿魯納恰爾邦』的地名命名,這種做法既徒勞又荒謬。我們秉持原則立場,堅決反對此類企圖。一個別出心裁的名稱也無法改變阿魯納恰爾邦過去、現在、將來永遠都是印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一不容否認的事實。」
圍繞中國與印度在西藏地區的爭端已經持續數年,一些被認為是在之前中印衝突中受傷的中國軍人也稱為「烈士」,他們的事蹟在中國各地廣為流傳。不過,印度方面始終認為,中國所稱的「藏南」地區一直是印度的領土,所謂「更名」不具有任何法律效力。
不過,北京曾多次並在多個場合對該事件進行詳細說明與論證。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在14日下午舉行的例行記者會上表示「藏南地區是中國領土。中國政府對藏南地區部分地名進行了標準化處理,這完全是中國主權範圍內的事」。
在2024年,中印兩國邊境開戰的消息在大陸社交媒體抖音上四處傳播,不少大陸民眾對此感到詫異。認為,直到現在中印因為邊境線及主權問題依舊未能達成永久協議。
當時,中國為反對印度總理莫迪前往「藏南地區」主持色拉隧道開通,隨後中國民政部發佈了第四批增補藏南地名,導致印度輿論嘩然。該事件引發印度多個主流媒體的報導,並被印度外交部轉發。

《新印度快報》(The New Indian Express)在此前報導中提到,印度正值地區形勢緊張時期,尤其是與巴基斯坦的關係,北京的行動很可能會被視為並非巧合。 印外交部的聲明是兩個亞洲大國在領土爭端上持續摩擦的一個標誌,偽阿邦在雙邊關係中始終是一個熱點。 (相關報導: 鄧聿文觀點:印度為什麼「突然」與中國握手言和 | 更多文章 )
中印兩國之間擁有長達3,800公裡邊境界限,自1962年兩國爆發邊境戰爭以來,衝突不時發生。直到今年的3月25日,中國外交部邊界與海洋事務司司長洪亮同印度外交部東亞司聯秘戴國瀾在北京共同主持中印邊境事務磋商和協調工作機制第33次會議,就兩國邊境線問題進行磋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