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日本簽下廣場協議後,陷入長達數十年的經濟停滯。這段歷史或許即將在台灣重演。當時美國為了調整貿易失衡,要求日圓大幅升值、開放市場,導致日本製造業外移、泡沫經濟破裂。如今的台灣,也面臨類似的警訊:劇烈匯率變動與對美依存過深的出口結構,可能正是「台版廣場協議」的序章。
台灣正被推向經濟屠宰場!
1985年廣場協議,是日本經濟榮景的終點,也是「失落30年」的起點。今天,歷史的巨輪似乎再次轉動,而這次的主角是台灣。
在毫無預警之下,新台幣在2024年5月初突然「暴力升值」,兩個交易日內對美元一度升值近8%,創下近40年來最大單日漲幅紀錄,震驚全球金融市場。媒體驚呼:「台版廣場協議已經開打!」這不是金融技術問題,而是台灣可能正在被犧牲、成為國際政治角力的籌碼。
台灣央行雖聲稱「美國沒施壓」,但市場不信。因為早在3月,美國財政部就將台灣列入匯率操縱觀察名單,美國更醞釀對台灣科技產品加徵關稅。這些動作,無一不是當年對付日本的老招重現,只不過這次換成台灣。
美國正用「糖衣毒藥」捆綁台灣
2024年台灣全年出口金額達4,750.7億美元,創歷年次高,年增9.9%。其中對美出口金額達1,113.7億美元,年增高達46.1%,創歷年最大增幅。2025年2月,台灣對美出口117.7億美元,更是睽違24年首度超越對中國與香港,重回台灣第一大出口市場,台灣對美依存度急速升高。
與此同時,對中國大陸與香港的出口比重則快速滑落。財政部數據指出,2024年對中港出口占比為31.7%,雖仍居首位,卻已降至近23年新低,較2020年(43.9%)重挫12.2個百分點。這種劇烈的市場結構轉換,固然反映地緣政治影響,但也讓台灣暴露於另一項風險之中:過度倚賴單一出口市場。
歷史正在複製台版廣場協議
當年日圓升值一倍,日本製造業幾乎被趕出國門,泡沫破滅後,進入了30年的經濟黑洞。台灣今天的條件與當年日本驚人地相似:出口導向、對美順差巨大被美列入匯率操縱名單、出口結構集中、高科技產業為主、內部房地產高漲、資產泡沫蠢動等,更詭異的是,連「新台幣暴升」這種非常規劇情都同步上演,難道這不是一場經過設計的劇本?我們不禁要問:誰是真正的操盤手?台灣是夥伴,還是祭品?
再不清醒,就等著被「美國製造」反噬
很多人以為「親美抗中」就等於安全,但事實證明,親美,從來不等於美國會手下留情。當我們的出口成績太亮眼,對美順差太高,美國下一步將不是讚美,而是懲罰。這正是日本的經驗,也是我們的警告。
台灣不能再天真,我們必須正視:台美經貿關係並非「無條件友好」,而是「利益換利益」;新台幣升值會壓垮中小企業、削弱出口競爭力;關稅與非關稅障礙會一步步蠶食我們的科技優勢;單邊依賴任何一個強權,終將失去自主。
歷史會重演嗎?取決於我們今天的選擇
廣場協議不是日本的錯,是選擇的錯。今天,我們還有時間說不。但如果繼續沉睡、繼續相信單邊依附就能換來安全,那麼「失落的台灣十年」將不再只是警語,而是真實的未來。我有幾點呼籲,第一:停止當經濟人質!強化匯率自主,保護出口競爭力;第二:拒絕片面貿易讓利!所有對美協議應公開透明,國會及全民要監督政府談判!;第三:多元市場重建!從東協、歐洲、中東到印度,全面打開新出口動脈;第四:產業轉型與國產化!避免核心產業被掏空。
既然我們預見台灣的危機,就絕對不允許廣場協議的惡夢,在我們這一代重演! (相關報導: 鄧哲偉觀點:台幣暴衝背後,台灣淪美國示範場? | 更多文章 )
*作者為臺北國際商會理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