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關稅戰衝擊 韓國出現「脫美入中」:對美出口驟減、對中逆勢上升

川普關稅戰衝擊,韓國出現「脫美入中」,造成對美出口驟減、對中逆勢上升。圖為停泊在韓國平澤港的出口汽車。(美聯社)

美國與中國貿易會談在12日在瑞士日內瓦達成協議,兩國同意大幅度調降對彼此課徵的關稅,讓全球市場鬆了一口氣。然而,受到美國川普政府發動的「關稅戰」影響,韓國對美國的出口已經開始出現萎縮,而對中國大陸的出口卻呈現增加局面。專家和業界對未來的趨勢看法不一,但汽車業和機械業出口美國的金額,已從今年第一季開始出現下降。

韓國《朝鮮日報》報導,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今年5月初(5月1日至5月10日),韓國出口到美國的金額僅剩下約20億美元,佔韓國總出口的比重,甚至暴跌至只剩下15.5%。但與此同時,韓國對中國大陸的出口則變得更為重要,達到了28億美元,佔了韓國同一時期出口的21.8%。

此前因韓國企業積極推動對美國的投資,以及韓國汽車在美國大受歡迎等因素影響,韓國先前對美國的出口呈現快速增長的趨勢。但最近受到川普政府關稅措施落地的影響,韓國對美出口快速銳減。與之相反的是,過去幾年大幅縮水的對華出口,反彈效應開始顯現,佔韓國出口的佔比也重新超過了20%。

根據韓國關稅廳的數據,在5月1日至5月10日共約128億美元的整體出口額中,韓國對美國的出口額約為20億美元,僅佔15.5%,而韓國對華出口額則有約28億美元,佔比達到了21.8%。

貿易戰、關稅、中國經濟、貨櫃碼頭、山東青島港。(美聯社)
貿易戰、關稅、中國經濟、貨櫃碼頭、山東青島港。(美聯社)

分析指出,今年第一季美國政府關稅正式開徵前夕,韓國對美國的出口比重,領先出口到中國大陸的金額1個百分點。當時有預測稱:「照此下去,對美出口額,或在2002年後首次超越對華出口。」但就在川普政府於4月對全球各國開徵關稅後,韓國對華的出口數據則持續領先。今年5月以來,對華比起對美出口,更是拉開了6個百分點以上的差距。

關稅扭轉韓國外貿趨勢

《朝鮮日報》分析指出,新冠病毒(COVID-19)疫情期間中國大城市封鎖,加上美中矛盾衝擊供應鏈等影響,導致韓國對華出口減少。而疫情後的2023年至2024年期間,韓國對華出口佔比連續2年降低至19.5%左右,但對美國的出口佔比則超過18%,一度威脅中國大陸這個韓國最大出口市場的地位。

與此同時,韓國企業先前也以晶片、電動車電池等為中心,擴大了對美國的投資。2023年時,韓國企業對美國投資了215億美元,一躍成為對美投資額排名第1的國家。

而在工廠建設期間的機械類出口,以及工廠建成後相關零件和原料出口劇增,這也將韓國的對美出口額,從2016年的665億美元,推高至2024年的1278億美元。而韓國汽車業者也以電動車、運動型多用途車(SUV)等高價車為主,在美國市場大受歡迎,也讓韓國對美國的汽車出口額大幅增加,2024年曾創下347億美元的歷史新高。但最近受到關稅措施落地的影響,則導致出口銳減。

對此,韓國現代經濟研究院室長朱源(音譯)指出:「短期內,(韓國)對美出口追趕對華出口的可能性較低」,「如果美國維持針對汽車等主要出口品類的關稅稅率,韓國對美國的出口則將難以恢復」。 (相關報導: 到底該相信誰?韓國央行指控美國施壓亞洲貨幣升值,台灣外匯局長卻這樣說 更多文章

2025年3月27日。新現代汽車停在費城的汽車碼頭。(AP)
2025年3月27日。新現代汽車停在費城的汽車碼頭。(AP)

韓國的出口是特殊案例嗎?

《朝鮮日報》在另一篇報導中指出,儘管川普政府加大了旨在削減美國貿易逆差的高關稅貿易政策,但韓國是美國前十大進口夥伴中,唯一在今年第一季對美出口就呈現下降的國家。根據美國商務部經濟分析局公佈的數據顯示,今年1至3月,韓國對美出口總額為318.2億美元,較去年同期下降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