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台幣匯率近期升勢凌厲,儘管台灣官員頻頻否認美國有所介入,但韓國央行總裁李昌鏑直言,美國政府向亞洲國家施壓,正是這波亞洲貨幣匯率同步走強的原因之一。外匯局長蔡炯民今(6)日重申,台灣並未受到美方的壓力,「央行必須再次向外界清楚說明,沒有就是沒有!」
央行今日公布4月底外匯存底金額為5828.32億美元,月增48.1億美元,寫下歷史新高紀錄,變動主要因素包括外匯存底投資運用收益,主要貨幣對美元的匯率變動,以及央行為維持外匯市場秩序進場調節。
新台幣飆升 不影響央行繳庫能力
雖然這是每月外匯存底例行統計的記者會,但因為近期匯市劇烈波動,相關話題也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尤其央行手握巨額外匯部位,外界擔心恐將面臨驚人的匯損。
「這不是賺或虧的概念。」蔡烱民說明,匯率波動確實會影響央行資產負債表,雖然新台幣升值可能導致帳面利益大幅減少,但這只是帳面提列的準備項目,屬於資產負債表上的會計科目調整,而非實際損益,也不會影響央行今年盈餘繳庫目標。
匯價總算回穩 央行:投資人預期心理大致消化完了
歷經連續2個交易日猛烈升值,新台幣匯率今早一度竄升至「29」字頭,但隨後馬上壓回,並且由升轉貶,終場貶值1.35角,以30.28元作收,終結「連六升」。
蔡炯民指出,雖然央行近日都有適時進場,但調節力道其實差不多,從今天行情走勢來看,可以感受到市場已經恢復到比較穩定的狀態,投資人的預期心理大致消化完了。
蔡炯民強調,央行一直認為拋售美元資產是沒有必要的預期,尤其市場傳言台灣受到美方壓力,「央行已經一再澄清,我們也沒有人派到美國那邊。」
美國施壓貨幣升值?外匯局長:沒有就是沒有!
他以自身經驗為例,從2021年接任外匯局長迄今,和美國談了那麼多、那麼久,在Enhanced Engagement(密切磋商)的過程中也沒有承受特別壓力,一切就和往常一樣,「沒有的事情,央行還是要很清楚和外界溝通,沒有就是沒有!」
蔡炯民說,從這兩天市場的表現來看,並非所有人都在拋售美元資產,例如美元只要跌到某個價位,就會吸引一些投資人出手。
截至目前為止,央行掌握到的資訊不如外界所言,包括「各國央行拋售美債」、「美國百年零息債換債」、「6月將有6兆美債到期違約」等傳聞。
他說,美國每季的發債計畫都是按部就班執行,最近幾次的標售情況也都非常順利,雖然市場分析煞有其事,但央行必須適時向投資人澄清,而非放任謠言以訛傳訛。
蔡炯民表示,以他個人4年多來的經驗,美國最在意的是其他國家透過競爭性貶值,藉此獲取不公平的貿易利益,但在過去幾次的匯率政策報告中,美方都說沒有發現類似情形,因此近期美國、日本的談判過程並未觸及匯率議題,「台灣也沒有和他們(美國)談這一題,至少這次對美談判小組沒有央行的人,不知道市場傳言到底從哪裡來的。」
更多風傳媒獨家內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