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宮12日公布了「中美日內瓦經貿會談聯合聲明」,雙方同意暫停對彼此商品徵收的大部分關稅:包括川普對中國進口商品的對等關稅將從125%降至10%,不過20%的芬太尼關稅仍將繼續;北京對美國進口商品的報復性關稅則從125%降至10%。
這意味著美國對中國進口商品的關稅將從原本的至少145%大幅降為30%,不過這並不包括在全球範圍內對特定行業額外課徵的關稅,因此美國對中國進口商品仍有可能課徵高於30%的關稅。
根據聯合聲明,這波關稅的調降將持續90天,雙方在這段時間將開始進一步談判,由美方財政部長貝森特和美國貿易代表葛里爾與中方副總理何立峰負責進行。
根據白宮與新華社公佈的內容,「中美經貿日內瓦會晤聯合聲明」全文如下: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中國」)和美利堅合眾國政府(「美國」),
認識到雙邊經貿關係對兩國和全球經濟的重要性;
認識可持續的、長期的、互利的雙邊經貿關係的重要性;
鑑於雙方近期的討論,相信持續的協商有助於解決雙方在經貿領域關切的問題;
本著相互開放、持續溝通、合作和相互尊重的精神,繼續推進相關工作;
雙方承諾將於2025年5月14日前採取以下措施:
美國將
(一)修改2025年4月2日第14257號行政令中規定的對中國商品(包括香港特別行政區和澳門特別行政區商品)加徵的從價關稅,其中,24%的關稅在初始的90天內暫停實施,同時保留依該行政令的規定對這些商品加徵剩餘10%的關稅;
(二)取消根據2025年4月8日第14259號行政令和2025年4月9日第14266號行政令對這些商品的加徵關稅。
中國將
(一)相應修改稅委會公告2025年第4號規定的對美國商品加徵的從價關稅,其中,24%的關稅在初始的90天內暫停實施,同時保留對這些商品加徵剩餘10 %的關稅,並取消根據稅委會公告2025年第5號和第6號對這些商品的加徵關稅;
(二)採取必要措施,暫停或取消自2025年4月2日起針對美國的非關稅反制措施。
採取上述措施後,雙方將建立機制,繼續就經貿關係進行協商。中方代表是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美方代表是財政部長史考特·貝森特和美國貿易代表賈米森·葛里爾。協商可在中國、美國,或雙方商定的第三國進行。根據需要,雙方可就相關經貿議題進行工作層面諮詢。
貝森特:將與中國繼續談判
12日在日內瓦舉行的記者會上,美國貿易代表葛里爾表示,中美官員在日內瓦的會談強調「相互理解和相互尊重」,人們應該「記住」美國商品貿易逆差近年不斷擴大。不過他也強調,儘管其他國家也與美國進行了貿易談判,但中國是唯一採取報復措施的國家。財長貝森特則說:「我們有一個計劃,我們已經制定了流程,我們與中國有一個繼續談判的機制」、「雙方都不希望脫鉤」、「我們確實希望貿易,我們希望貿易更加平衡,我認為雙方都致力於實現這個目標。」 (相關報導: 美中貿易戰休兵?北京謹慎以對,僅稱「有實質進展」 何立峰仍放話:想打奉陪到底 | 更多文章 )

貝森特指出,美國和中國已經確定了五到六個戰略產業和供應鏈弱點,像是製藥和鋼鐵,美國將尋求供應鏈獨立和來自盟國的可靠供應,美國未來也將繼續在這些領域實施「戰略再平衡」。不過貝森特也說,會中沒有討論到貨幣問題。當記者問到貿易關稅是否明智時,葛里爾表示,貿易體系對美國不公平,美國需要降低創紀錄的貿易逆差,考慮到貿易關稅所造成的經濟痛苦和混亂,暫停徵收關稅,並在沒有徵稅的情況下進行談判不是更好嗎?貝森特也說,「一切照舊」是行不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