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與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貿易代表葛里爾10日在瑞士進行貿易談判,在長談8小時後,會後雙方均未發表任何聲明、在降低關稅方面似乎也沒有任何具體進展。雖然美中11日仍將繼續協商,《華爾街日報》也宣稱「風險升高」,但美國總統川普卻宣稱「雙方談判已全面重啟,達成好多共識」。
世界兩大經濟體對彼此的進口商品徵收遠高於100%的關稅以來,美中雙方首次派出代表進行面對面會談。這場在瑞士駐聯合國大使官邸舉行的談判,第一天就是馬拉松式的漫長協商,據稱美方建議降低關稅,可能降至34%或80%左右,以尋求更公平的貿易並處理芬太尼問題,但雙方並未達成具體共識。
不過川普在第一天的會談結束後就在社群媒體上發文,宣稱「談判全面重啟」、「取得巨大進展」:「今天在瑞士與中國舉行了一次非常好的會晤,雙方討論了很多議題、達成很多共識。雙方以友好且建設性的方式全面重啟談判。」但川普並未透露相關細節,不清楚究竟達成了什麼共識。
新華社稱這場會晤是「朝著解決世界大國爭端邁出的重要一步」。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告訴福斯新聞,預計總統將對與中國的貿易保持所謂的高額對等關稅,但最終稅率可能會接近34%,也就是川普在「解放日」(4月2日)最初宣布的稅率。
這次美中談判的具體地點並未公開,不過目擊者看到兩個代表團在午休後返回聯合國大使的別墅,該別墅位於綠樹成蔭的科洛尼郊區,可以俯瞰日內瓦湖。據一位了解討論情況的人士透露,儘管部分美國和中國官員在首日會議提前離場,但貝森特和葛里爾至少又多留了1個小時,繼續與剩下的中國代表團成員進行會談。預計貝森特、葛里爾和其他留在會談現場的兩國官員將共進晚餐。 (相關報導: 你還在「Google一下」嗎?「搜尋帝國」面臨空前危機:現在大家有事開始問AI | 更多文章 )
《路透》指出,華府尋求減少與北京的2950億美元商品貿易逆差,並說服中國放棄重商主義經濟模式,為全球消費做出更多貢獻,但這需要政治上敏感的國內改革;北京則堅決反擊所謂外部干涉,並且希望美方降低關稅,明確指出希望中國購買更多哪些產品,並在世界舞台上平等對待中國。由於雙方對彼此的不信任感不斷增加,也都不願表現出軟弱,分析師對《路透》表示「取得突破的期望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