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要讓核能再次偉大,台灣的「非核家園」會轉彎嗎?紐時:美國政府打算將核電規模擴大四倍

美國總統川普。(美聯社)

美國《紐約時報》9日首次披露川普可能簽署的一項行政命令草案—加速核電廠建設,內容包括徹底改革核能法規與管理機關、倚賴美軍協助部署新反應爐,因為美國在核能方面已經落後中國,必須加快核電建設,滿足日益增加的電力需求。

《紐約時報》報導,名為「引領核能復興」(Ushering In a Nuclear Renaissance)的行政命令草案打算將美國的核電規模擴大四倍,從目前的近100吉瓦增加到2050年的400吉瓦。(1吉瓦足以供電近百萬戶家庭)。該草案強調,「隨著美國新核反應爐設計的發展減弱,2017年以來全球安裝的核反應爐有87%基於俄羅斯和中國的設計,這些趨勢不能再繼續下去,需要迅速而果斷的行動來啟動美國核能的復興」。

據稱復興核電的行政命令總共有四份,根據熟悉內情的匿名人士透露,目前尚不清楚政府進行到了哪個階段、最終會發布哪些命令,也還不清楚是誰起草了這些草案,白宮對於相關情況則不予置評。

美國總統川普。(美聯社)
美國總統川普。(美聯社)

《紐時》指出,川普重回白宮後便宣布「國家能源緊急狀態」,聲稱美國的電力供應不足以滿足國家日益增加的需求,尤其是運行人工智慧系統的數據中心。儘管川普的大部分行動都集中在增加煤炭、石油和天然氣等化石燃料的發電量,但政府官員確實也支持核能。能源部長克里斯·萊特(Chris Wright)7日在眾議院撥款小組委員會的聽證會就表示:「我們的目標是在引入數百億美元的私人資本來建造核反應爐,我非常有信心我們將實現此一目標。」

近年核能在美國逐漸獲得兩黨越來越多的支持:部分民主黨人支持核能,因為核電廠不會排放導致地球暖化的溫室氣體,儘管環保人士對放射性廢料和反應爐安全表示擔憂;共和黨人也支持核能,他們比較不關注全球暖化,但認為核電可以增強美國的能源安全。包括谷歌、微軟和亞馬遜等科技巨頭,都對利用核能為其數據中心供電表示興趣,因為核電廠可以全天候運作,這是風能和太陽能無法做到的。

美國喬治亞州沃格特核電廠。(美聯社)
美國喬治亞州沃格特核電廠。(美聯社)

不過《紐時》也指出,在美國建造新的核反應爐已被證明極其困難。儘管美國仍擁有世界上最大的核電廠群,但自1996年以來,僅有三座新反應爐投入使用。高昂的成本也嚇退了不少電力公司,喬治亞州沃格特勒核電廠最近建造的兩座反應爐耗資350億美元,這達到了初始預算的兩倍,完工時間更比原計劃晚了7年。

好消息是,已有超過10家公司開始開發新一代的小型反應爐。這些反應爐的前期成本較低,有望降低電力公司的投資風險。這反過來可能幫助產業通過反覆建造相同類型的反應爐來降低成本。問題是到目前為止,這些新世代核電廠仍尚未興建。其中一項行政命令草案指責聯邦機構核能管理委員會進度緩慢,要求該機構對其法規進行「全面修訂」,設定18個月期限來決定是否批准新的核反應爐。

相關草案還敦促重新考慮其輻射暴露的安全限制,因為現行限制過於嚴格,超出了保護人類健康所需的範圍。

福島核電廠內推放了大量的「核處理水」儲存槽。(美聯社)
福島核電廠內推放了大量的「核處理水」儲存槽。(美聯社)

對核能抱持持懷疑態度的人士表示,他們擔心來自白宮的壓力可能讓美國的核能安全打折扣憂思科學家聯盟(Union of Concerned Scientists)核能安全主任艾德溫·萊曼(Edwin Lyman)表示:「這是我最擔憂的事,我們談論的是存在許多不確定性的新反應爐技術,而核管會(NRC)人員經常提出許多很好的技術問題。縮短程序意味著將潛在的安全問題掩蓋起來。」

相關草案更提議利用美國軍方的雄厚財力為新世代反應爐提供資金,比方說將某些人工智慧數據中心指定為「國防關鍵基礎設施」,由能源部設施內建造的核反應爐供電,這可能會讓相關計劃免於核能管理委員會的審查;另一項命令將要求能源部長制定計劃,重建美國的濃縮鈾及其他核燃料供應鏈,這些近年來主要從俄羅斯進口。 (相關報導: 缺席也能獲勝?菲前總統杜特蒂被關在荷蘭候審,他卻能「遠端參選」家鄉達沃市長 更多文章

專家表示,這些措施是否足以迎來新一波核反應爐建設潮仍有待觀察。在拜登政府期間,能源部也曾大力推動核能擴張,但領導這項計劃的聯邦機構現在正因裁員、買斷和預算削減而縮減規模。比方說,能源部的貸款計劃辦公室曾提供近120億美元的貸款資助沃格特勒反應爐,但該辦公室可能失去超過半數的員工,阻礙資助新核反應爐的關鍵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