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民進黨摧毀台灣的民主法治,這才是中共同路人!

反共護台志工聯盟3月31日舉行「民意開道、民主上路」罷免行動車巡迴掃街記者會,聯電創辦人曹興誠出席。(資料照,柯承惠攝)

近年來,民進黨高舉抗中保台大旗,將異議者、在野黨及各種不利聲音貼上「中共同路人」的標籤。然而諷刺的是,當我們仔細觀察民進黨近期的政治操作,卻不難看出許多行徑與中共如出一轍。這些行為不但動搖了台灣作為自由民主社會的根本,更讓人不得不反問:誰才是真正的中共同路人?

首先,民進黨在失去國會多數後,不但沒有檢討民眾流失的原因,反而展開一連串政治報復。針對多位藍白立委發起「大罷免行動」,更在社群媒體與地方動員中,展現出高度組織與資源調度能力,讓人質疑是否為黨中央主導、系統性操作。這些行為表面上包裝為「公民行動」,實則以民主之名,行報復之實。

義正詞嚴說罷免是人民的法定權利,可是所有人都知道過去當民進黨自己人面對罷免,他們對罷免有多鄙夷?如今民進黨知法、玩法、弄法,只要能對付政敵,就是好法。讓人想起中共在香港推出的《基本法第23條》與「港區國安法」,以法律形式打壓異己,消滅反對聲音。中共也常藉「法辦貪官」為名,實則清除政敵,所謂「法治」皆為政治鬥爭服務。在兩者的操作邏輯中,制度不再是為了保障多元與正義,而是變成鬥爭工具、政治武器,民進黨正是這樣玩殘台灣的罷免制度。

更甚者,4月14日,台北地檢署針對罷免吳沛憶與吳思瑤的行動中,對罷綠團體成員大動作搜索與約談。與之對照,過去基隆罷免林沛祥案、南投罷免馬文君與遊顥案均曾出現大量偽造情節,但檢調卻幾乎沒有明顯作為。更早之前,重啟核四公投與2023總統連署案爆出數千份死亡連署,也未見如此高規格調查。花蓮罷免傅崐萁的團體甚至出現17000份連署中高達4000份格式不符,多數為自製連署書、偷跑違法,至今檢調依舊按兵不動。

針對藍營人士的司法案件動作頻頻,從搜索、約談到起訴,速度之快、力道之猛,令人質疑司法系統是否已全面為執政黨所用。檢調辦藍不辦綠,已成民間觀感,也讓「司法中立」成為一句空話。這樣的雙重標準與「雷厲風行只針對藍營」的辦案方式,已讓人民對司法公信力徹底失望,看清綠營如何挾司法為工具,壓制異己、鞏固權力。如此選擇性執法的模式,與中共將司法當作政治整齊工具的作法如出一轍。

民進黨經常控訴在野黨「配合中國統戰」,但這種毫無證據的指控與輿論操作,實則是在複製中共的「大內宣」技術。中共擅長製造敵人、轉移焦點,讓人民無暇監督政府本身的施政缺失。民進黨現在也採取相同策略,預算不送解凍報告、面對美國高關稅反應慢半拍,遇到這些問題立刻把矛頭指向國民黨,稱其是“中共同路人”,以民族主義掩蓋無能與傲慢。

民進黨甚至開始打壓言論自由與媒體監督。對於不利的媒體與網紅,經常發動網軍圍剿、政治人物公開點名,進一步塑造寒蟬效應。這與中共透過「五毛黨」操控輿論、箝制異議的手法如出一轍。民主制度的可貴在於包容不同聲音,讓多元觀點共存,但民進黨卻將民主當成工具,一旦掌權,便不惜破壞其製度基礎。

當台灣人民選擇輪換國會,就是對執政黨的提醒與制衡。但民進黨無視這份民意,反而動用罷免、司法、輿論攻擊三管齊下,試圖強行逆轉國會結果,這不僅是對民主精神的踐踏,更是走向威權專制的徵兆。這樣的民進黨,與其口中的「中共極權」有何不同?

「誰像中共?」從手法、從叢生的共諜案,都知道民進黨已成為綠共,成了自己最討厭的中共同路人。在民主社會,有部份的威脅在於我們是否仍堅守制度的底線、尊重憲政秩序與權力分立。如果一個政黨在遭遇挫敗時選擇動用體制力量整肅異己,那麼他不只是走向中共模式,更已經背棄了民主信仰。 (相關報導: 幕後》罷免幽靈連署檢調磨刀霍霍!兩大重兵正比拚誰先殺進國民黨中央黨部 更多文章

*作者為大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