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果園於2023年1月正式在香港交易所掛牌,被譽為「中國水果連鎖第一股」,曾高調宣示10年內營收挑戰千億元、門市突破萬家,然而,根據2024年上半年財報,營收、淨利潤卻雙雙下滑,分別年減11%、66%。
會員數破9000萬仍救不回業績,百果園迎創立以來最慘業績
據了解,創立於2001年的百果園以「高端水果專家」為定位切入市場,主打嚴選品質與會員制經營,累計用戶數一度突破9000萬人,並以45%的高回購率自豪,長期深耕於上海、深圳、廣州等中國一線城市街頭。
不過,自2023年1月登陸港交所後,百果園業績便快速惡化,2024年更出現5年來首度淨利虧損。
百果園2024年平均每天關閉5家門市
根據2024年財報顯示,百果園實現營業總收入103.2億元人民幣(約432億元新台幣),年減9.69%;歸屬母公司淨利潤為-3.86億元人民幣(約16億元新台幣),年減206.6%。
而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為1.65億元人民幣(約6億9000萬元新台幣),較去年同期的-4853萬元人民幣(約2億元新台幣)明顯改善,不過截至年底,百果園零售門市數不增反減,全年淨減966家,僅剩5127家,而加盟店也從6081家減至5116家,等於平均每天關掉5家門市。
因此,股東信心也受到影響,常務副總裁焦岳自2023年11月至2025年1月期間多次減持持股。
事實上,百果園與台灣農業界長年保持交流,創辦人余惠勇早在1990年代便與台商合作推廣梨果種植技術,2015年起,更積極推動兩岸水果節活動,協助台灣水果拓展中國市場。 (相關報導: 1產品「90%都中國在做」未來要漲價了!本土業者哀號:我們做不出來 | 更多文章 )
最風光時期,台灣水果一度佔百果園採購總量約3%,其中,以台灣鳳梨最具代表性,因其大力引進而聲名遠播,余惠勇也因此被視為「水果交流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