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美國對中國進口商品高達145%的關稅正式生效,美國消費者可能很快就會發現,過去滿滿貨架上的中國製商品正在快速消失。專家警告,這波關稅衝擊恐在今夏引發大規模供應鏈斷裂,造成多類商品嚴重短缺。
中國進口暴跌的原因
這波中國進口暴跌其實有跡可循。許多美國零售商為了在關稅實施前搶先囤貨,提前大量進口中國商品,短期內確實出現了進口量激增的現象。然而,這種策略僅是暫時性的解決方案。
根據業內數據,近期從中國到美國的貨櫃預訂量已大幅下降60%,而通往美國主要港口的航班取消次數更是飆升近三倍。一旦這波「關稅前囤貨潮」的庫存耗盡,美國企業將面臨補貨難題。
玩具、服裝、家電或面臨斷貨危機,美國零售業備戰艱難
家長們今年的假期購物可能需要提早開始。美國每年從中國進口超過300億美元的玩具、遊戲和運動器材,占該類進口總額的73%。專家指出,這類商品在聖誕節等關鍵銷售季可能特別容易受到供應短缺影響。美國消費者習以為常的羽絨被和防寒外套也可能面臨缺貨風險。美國進口的羽絨有77%來自中國,總值高達19億美元。此外,家具和寢具類產品同樣受到嚴重衝擊,每年自中國進口的此類商品總值達185億美元,占美國進口總量的28%。
您的衣櫥選擇可能也將受到影響。美國每年從中國進口173億美元的服裝,其中包括接近100億美元的針織或鉤針製品,以及73億美元的非針織服裝。同時,鞋類產品也面臨類似挑戰,36%的美國鞋類進口來自中國,總值達98億美元。就連日常家用品也無法倖免。近30%的美國玻璃器皿進口來自中國,此外還有價值31億美元的餐具和金屬工具。美國從中國進口的紡織藝術品更占總進口量的一半以上,總值達86億美元。
家庭用品、工業設備價格飆漲,美國消費者將面臨更高成本
這波供應鏈衝擊不僅限於消費品,工業供應鏈也感受到巨大的壓力。美國每年從中國進口的電氣機械、核反應堆及其他機械產品總值達1240億美元,鋼鐵製品達120億美元,塑膠製品則達193億美元。對一般消費者來說,這些供應鏈中斷最終將體現在價格上漲與商品缺貨上。專家警告,這次情況類似於COVID-19疫情初期的供應鏈崩潰,但影響範圍可能更集中於特定商品類別。
面對這波即將到來的商品荒,專家建議消費者提前準備,尤其是那些高度依賴中國供應鏈的商品,例如玩具、家電及日常生活用品,可能需要提前採購,以避免面臨假期前的商品短缺和價格暴漲。隨著這波關稅效應全面發酵,美國零售業可能面臨前所未有的供應鏈危機。未來幾個月,美國零售商是否能找到可靠的替代供應來源,將成為能否穩住市場的關鍵。
資料來源: Money Talks News (相關報導: 知名連鎖超市爆關閉潮!百名員工遭裁員、半數門市將熄燈,經營50幾年撐不住了 | 更多文章 )
責任編輯/李伊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