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稅只會按「下一步」?他多1步驟秒省3萬,這些支出都可以扣

用手機報稅千萬不要只會按下一步。(示意圖/取自pexels)

5月報稅季登場,一名男子分享自身經驗指出,透過手機報稅時發現「房貸利息扣除額」並未自動列入,改以手動操作後竟節省了3萬元稅金,引發網友熱議。財政部也特別透過YouTube教學影片提醒,使用手機報稅的民眾務必留意扣除項目是否完整,以免錯失節稅機會。

男子「報稅靠手動勾選」多省3萬

原PO日前在Threads發文表示,在手機報稅過程中發現,房貸利息並未自動納入列舉扣除額,後來親自手動勾選後,竟意外省下3萬元稅金,令他驚喜不已。

該貼文迅速引起迴響,吸引超過76萬人次瀏覽與6,000多個按讚,網友紛紛留言回應,直言這項設定「超冷門但超重要」,提醒民眾務必注意報稅流程細節。

手機報稅「別無腦按下一步」

不少網友也分享自身經驗指出,在手機報稅流程中,若在「自用住宅購屋借款利息」一欄沒有主動點選「帶入」,系統將無法自動載入借款資料,也就無法列入扣除。只需在「確認稅額」頁面點選「切換編修模式」,手動將資料帶入確認即可完成。

有網友感嘆,「去年無腦一直按『下一步』,交錢後才發現沒用到房貸扣除額」、「我加了20萬利息進去也才少2000元稅金,怎麼省到3萬太厲害」;還有網友提醒,雖然行動裝置報稅操作簡便,但過程若只是不斷點擊「下一步」,系統多半會預設使用標準扣除額,無法自動帶入更有利的列舉扣除資料,包括房貸利息、醫療支出、生育費用、健保以外的保險支出等,都需自行確認與勾選。

財政部示警:手機報稅仍須細查扣除明細

根據財政部發布的教學影片,民眾若想納入房貸利息扣除,須在報稅第3步「確認稅額」畫面下方點選「切換編修模式」,再於「自用住宅購屋借款利息」項目點選「帶入」按鈕,系統才會載入相關資訊,進而計入節稅。 (相關報導: 台灣4銀行宣布「清卡」!少做1事直接停權,大批卡友要注意了 更多文章

這起實例提醒所有納稅人,報稅不僅是填寫資料與送出,更需針對各項可扣除項目進行確認與修正,才能有效運用稅法工具,減少不必要的稅務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