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台股大幅反彈,收盤上漲452.73點,以21,782.87點作收,成交量達4,093.33億元。台積電(2330)表現亮眼,收盤價999元,上漲30元,漲幅3.1%。然而,市場熱度背後卻隱藏著資金分歧的隱憂:
成交金額大且走高:南亞科(2408)、長榮(2603)、廣達(2382)、鴻海(2317)、緯穎(6669)、奇鋐(3017)、緯創(3231)、波若威(3163)、萬海(2615)。
成交金額大且疲軟:長榮航(2618)、上銀(2049)、鈊象(3293)、元大台灣50反1(00632R)、元大美債20年(00679B)、矽力-KY(6415)、台灣虎航(6757)、大成鋼(2027)。
全球市場反彈是假象還是新機遇?
根據沛然量化投資最新發布的《2025年第二季量化總經與外匯避險報告》,全球資產市場正在經歷一場前所未見的轉折。儘管短期反彈跡象明顯,但這是否只是熊市中的「假春天」?還是市場正在醞釀一次真正的轉機?
全球股市:價值修正還是新一輪泡沫?
報告顯示,2025年Q2全球資產預計將下跌2.84%至2.96%,經濟基本面仍然疲弱。儘管比特幣、A股與美股近期動能強勁,但科技股預計將重挫4.8%至4.9%,這可能是市場對AI泡沫過度擴張的警訊。投資人應避免在這波反彈中盲目加碼,將持倉比例控制在15%至18%的低倉位,以防範後續的深度回調。
主要市場表現分歧,該怎麼選擇?
美股:短線反彈,但Q2預測下跌4.9%至5.0%。金融與科技板塊表現可能進一步分化,建議將持倉控制在21%至26%。
A股:預計上漲2.5%,適合中長期布局,但需警惕短期過熱風險,建倉比例67%至68%。
台股:雖短期強勢,當日大漲384點,但長期預測下跌7.0%至7.4%,建議持倉15%至16%,防止後續下探。特別是半導體板塊,可能因地緣政治風險承壓。
債市逆襲:防禦型資產重回舞台
美國10年期公債利率預計將下跌至4.08%,債券期貨價格可能上漲0.45%。在現金流穩定的重要性愈發凸顯的情況下,短期債券相對於長期債券更具吸引力,建議將債券持倉比例提高至67%至68%。
美元稱王,避險貨幣受青睞?
美元指數預計上漲2.0%至2.1%,目標價約106.3至106.4,適合短期避險。日圓與瑞士法郎則預測分別升值2.5%與3.9%,而人民幣將小幅升值0.4%。對於進口企業來說,這是鎖定成本的好時機,而出口商則需謹慎應對匯率波動。
投資小重點
股市:低倉位15%至26%,重點降倉美股與台股。債市:中倉位67%,偏好短期債券。外匯:主動避險策略,利用美元及避險貨幣保護資產。
資料來源:沛然量化投資 (相關報導: 楊金龍無辜?台幣暴升元兇抓到了,「國際炒匯大鱷」曝光 | 更多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