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台幣近日升勢如脫韁野馬,繼2日單日狂升3.07%後,今(5)天一開盤再展猛烈升勢,以30.91元開出後,短短15分鐘內,漲勢持續擴大至1元以上,閃見29元。對於匯率後勢走向,台經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日前在TVBS《新聞幕後》節目警告,台幣已無可避免地被捲入一場亞洲貨幣升貶對撞的「匯率大戰」,最劇烈情境甚至可能重演1985年廣場協議後的升值潮,匯價探底至25元,對出口產業造成毀滅性打擊。
亞洲貨幣升貶分裂,台幣成「被動升值」犧牲品?
孫明德指出,亞洲區域內匯率正出現「升貶對撞」現象。中國若為抗衡美國關稅進一步貶值人民幣多達20%,勢將拉低與其經貿緊密連動的馬來西亞、新加坡貨幣。而與美方關係密切的台灣、日本、越南、泰國等國,則可能因應談判與政治壓力,被迫升值,形成新一輪區域匯率角力戰。
這波變局並非單一國家的主動行為,而是被全球貿易格局牽動的「被動升值」。台灣在美中夾縫中首當其衝,若不及早部署,恐將失去全球市場價格競爭力。
三大劇本曝光,最慘恐見25元兌1美元
針對台幣升值空間,孫明德提出三套情境劇本:
劇本一:升值10%,匯率落在30元附近,為近5年新高;
劇本二:升值15%,匯率跌至28元,重回1990年代經典水準;
劇本三:升值25%,匯率探底至25元,追平1985年廣場協議後歷史最低點。
孫明德提醒,雖然當年從40升至25的幅度更大,但此次從32升至25所造成的衝擊,對出口導向產業體系依然是「毀滅性」的壓力,特別是中小企業與勞動密集產業,恐面臨訂單流失與營運斷裂風險。
政府應對3大方向:制度化談判、升級援助、重建供應鏈
面對升值風險快速擴散,孫明德呼籲政府啟動三項關鍵策略:
1.制度化對美談判機制:建立常態化駐美談判團隊,快速應對美方突襲式政策變化;
2.資源與預算擴編:擴充「產業國安基金」,強化對中長期外部風險的支撐力道;
3.深化經貿布局多元化:重新規劃「中國+1」戰略,加強與東協、印度、日本等區域供應鏈合作,減少對單一市場依賴。
企業該怎麼做?專家:成立危機小組、強化風險系統
針對企業因應之道,孫明德建議,大型企業應立即設立由高層主導的「危機處理小組」,整合財務、稅務、供應鏈與法務顧問,迅速反應全球政經變化。
他更透露,近期已有來自金融業與電子通路業的企業主私下詢問「洗產地問題」,顯示升值風險已從匯率面擴及至生產結構與報關路徑,若不及早佈局,將難以承受下一波外部衝擊。
孫明德強調,這波亞洲貨幣風暴已經啟動,不僅是出口競爭的壓力問題,更攸關整體經濟安全與全球市場定位。從匯率管理、產業對策到國際談判,台灣政府與企業都應「從單點反應走向系統佈局」,方能在這場看不見硝煙的匯率戰中守住競爭優勢。 (相關報導: 新台幣狂升,美元貶值怎麼辦?專家教投資人3招避險,「不要馬上換匯」 | 更多文章 )
責任編輯/李伊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