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多數上班族而言,穩定的退休金是人生下半場的關鍵保障。然而根據政府統計顯示,台灣退休勞工的經濟狀況並不樂觀。超過一半退休者每月退休金不到2萬元,且多數勞工尚未善用勞退自提制度,錯失長期累積資產與節稅的雙重優勢。
勞保老年年金!近6成勞工每月不到2萬
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資料,截至2024年底,全台已有超過187萬名勞工開始領取老年年金,平均每月領取金額為19344元。其中,高達57%以上的退休者每月實領金額低於2萬元,顯示許多勞工在退休後面臨收入銳減的現實。
有錢人愛自提勞退!月薪11萬以上自提比例近5成
新制勞退金制度下,雇主須每月提撥6%薪資,勞工也能額外自提最高6%。不過數據顯示,主動提撥的比例仍偏低:
▪️截至2024年第三季,僅有15.4%的勞工選擇自提退休金。
▪️高薪族更愛自提,月薪11萬元以上族群中,自提比例接近50%。
勞退基金表現亮眼,去年平均分紅達5.4萬元
儘管自提比例不高,政府操作的新制勞退基金近年表現卻相當亮眼。2023年基金投資收益高達7000億元,創下歷史新高,根據統計:
▪️平均每位勞工分得5.4萬元。
▪️超過467萬戶勞工分紅金額達5萬元以上,占比36.2%。
▪️近60%勞工分紅超過2萬元,回饋明顯。
自提好處有哪些?原來可以靠這招賺錢
最低收益保障
新制勞退金具備「最低收益保障」,過去10年(2014–2023)的平均年化報酬率達5.2%,遠高於銀行2年期定存利率。
自提退休金可節稅
依《勞工退休金條例》第14條,勞工在不超過月薪6%的範圍內自提退休金,該筆金額可排除在當年度所得稅課稅範圍之外。若採用網路報稅,系統會自動帶入扣除額,無須額外提供證明,操作便利又實用。
退休不是等到離職才開始準備,而是需要提早規劃、持續累積。專家提醒,勞退基金雖績效佳,但若本金不足,再高報酬也難撐退休所需。自提制度具備「強迫儲蓄、享受複利、節稅效益」等三重好處,政府也應進一步推廣退休理財觀念,讓更多勞工意識到自提的重要性,縮小退休貧富差距。 (相關報導: 沒工作也有退休金!她當家庭主婦32年,領2筆退休金「月拿1.5萬元直到身故」 | 更多文章 )
責任編輯/梁溶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