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正在大推能源轉型的台灣而言,西班牙大停電絕對是一個值得、更必須嚴肅對待,反思台灣能源結構特性的事件。
本周一午後南歐的西班牙、葡萄牙等整個伊比利半島與部份法國地區發生大停電,導致交通燈熄滅,道路和機場一片混亂,部分醫院也被迫暫停作業,因為停電範圍廣影響大,讓兩國為此宣布進入緊急狀態,到晚上主要城市才陸續恢復供電,至於導致大停電的確切原因尚在調查中。
造成大停電的直接原因,毫無疑問就是因短期供電驟減造成電網崩潰、引發大面積的停電;依照西班牙總理桑傑士(Pedro Sanchez)的說法,當天中午時分的短短5秒間,電力突然短少相當於全國6成電力需求的供電。
任何一個電網在驟然短少6成供電,都難逃崩潰的命運。所以真正的問題在:為什麼驟然短少了高達1500萬瓩的電力?目前各方提出的因素包括:因極端氣候,西班牙的高溫影響電網承受力(被稱為大氣誘發振動),或是法國部分地區短暫停電使得歐洲電力系統超載,進而造成西班牙與法國電網中斷而導致西班牙電力系統崩潰;或是西國再生能源比例高造成的電網不穩定造成。
雖然尚未確定導致大停電的原因,但從西班牙大停電還是可以得到不少警示。這個大停電事件所以會引發全球關注可謂其來有自,一個原因是過去大部份人的印象是:會發生大停電的國家多是基礎建設落後、電力設施不足的落後國家,但這次發生大停電的卻是歐洲的先進國家,因此特別值得關注、也更具「警世」作用。
二來是各國為了因應氣候變遷、全球暖化,紛紛進行能源結構的調整,大幅增加再生能源比重,但對其「均衡點」在那裡、與可能面對的「能源安全」風險則仍在摸索嘗試中。以這次大停電而言,在當天中午時,太陽能供電占的比例超過了55%,遠遠超過全年平均的20%左右,可能因此加劇了不穩定性。國際能源署就表示,(再生能源增加)電力系統的轉型「帶來了新的挑戰」。
對台灣而言,最具警示作用的是再生能源比重高的因素,但這不是說要減少再生能源的比重,事實上,相較其它國家,台灣的再生能源、或是說低碳電力比重整體來看仍是偏低。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雖然2024年台灣再生能源占比只有12%左右,但未來勢必持續增加,而且,即使全年占比數字只有12%的情況下,在特定時點的比例卻會衝高─例如春節時,風光發電占比在中午時一度超過一半,官方為此還特別敲鑼打鼓宣揚一番。春節期間風光發電占比可短暫過半,原因在春節期間生產停頓、用電量下降,因此容易衝過一半。不過,未來隨著再生能源裝置容量不斷增加,平日就出現這種「風光過半」甚至更多的機率就提高。
而從西班牙大停電事件來看,在為風光綠電增加而高興的同時,更要警惕可能的風險。 (相關報導: 「反正台積電供應鏈外移就不缺電了!」黃士修看歐洲大停電:還要100%再生能源? | 更多文章 )
雖然傳統電廠也有跳電斷電可能,例如台灣近年的全台大停電就是由火電廠跳電斷電開始,但相較傳統的火電、核電,風光綠電的不穩定度是火電的N倍,有人形容說:在陽光強烈普照、光電火力全開時,一片雲飄過遮住陽光,就能讓光電瞬間降載甚至歸零,對電網而言,當然是一大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