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幣升值會害到自家人!1產業「多賣多賠」產值恐腰斬,漲到這數字…企業至少倒一半

近日,新台幣兌美元匯率單日飆升9.53角,創下40年來最大升幅,讓以外銷為主的機械業陷入倒貼出貨、毛利崩盤的危機。(示意圖/取自pexels)

在美國關稅重擊、美中貿易緊張升溫背景下,台灣新台幣兌美元匯率於5月2日暴升9.53角,創下近40年最大的單日升幅,盤中一度飆升至1.202元,讓仰賴出口的台灣機械產業陷入空前壓力,業界紛紛呼籲政府出手穩住匯率,強調「30元是生死線」,若新台幣持續升值,恐怕有高達一半的機械製造商會難以生存。

台幣升值讓出口變「賠錢生意」

台灣機械公會理事長莊大立與和大集團董事長沈國榮公開表示,機械業與工具機業利潤空間本就有限,毛利率普遍僅有20%至25%,再加上進口零組件所承擔的額外關稅成本,出口獲利早已被壓縮,過去2季(2024年Q4至2025年Q1)接單時,訂價以新台幣32.5元兌1美元計算,如今若匯率跌破30元,等於所有出貨全數倒貼,讓業者直言賣得越多、虧得越慘。

人民幣若再貶,中國機械出口恐全面壓垮台灣

除了新台幣急升外,業界更關注人民幣可能進一步貶值的影響,莊大立指出,中國工具機產業近年來發展迅速,尤其高階五軸機種逐漸成為全球市場的有力競爭者,若人民幣持續走貶,不只有利中國產品出口,更將衝擊台灣產品在海外與中國市場的競爭力,他回憶當年日圓大幅貶值時,台灣市場也曾大量轉向日本設備,讓本土業者心痛不已,如今面對中國可能複製相同局勢,更加令人擔憂。

沈國榮則強調,台灣廠商頂多能承受10%至15%的升值幅度,一旦超過,營收與獲利將面臨沉重打擊,他呼籲,政府應在這波與美國關稅談判的緩衝期內,把握機會針對匯率進行戰略對話,避免因過度升值讓機械產業失去全球競爭力,進而拖垮整條製造業供應鏈。

台幣「獨升」讓出口陷孤軍作戰

除了內部壓力外,國際貨幣競爭也讓台灣出口處境更加艱困,機械公會秘書長許文通接受《中央社》採訪指出,4月以來,韓元與日圓分別升值2.3%與5.06%,但2國過去貶幅較大,相對有回升空間,台幣升值卻是在未經充分貶值後出現,已逼近極限。

許文通直言,台灣對美出口順差主力來自資通訊產業,這類企業多半在海外設廠、擁有避險工具,反觀機械業超過8成仍在本地生產,幾乎沒有避險空間,若政府放手不管,會讓整個產業鏈一夜崩盤。 (相關報導: 新台幣飆升「誰」最慘?這些產業「10年蒸發近7成營收」倒店潮要來了 更多文章

不怕升值、就怕獨升!業界早籲政府適時讓台幣回貶

機械公會也早在4月中旬即呼籲,政府應「適度放手讓台幣貶值」,尤其在美國高關稅環境未解的情況下,唯有維持價格競爭力,台灣製造才能活得下去,業界一再強調「匯率貶值當然最好」,但若真的無法貶值,至少要避免獨升、與主要出口競爭國保持匯差平衡,否則外銷企業即使再拼命,也只是在為國際對手鋪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