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台幣今(2)日盤中強勢升破32元與31.5元大關,創下一年來新高,令出口導向產業深感壓力倍增,雖然央行強調沒有受到美國政府施壓,但外匯市場的劇烈波動已經引爆出口業的恐慌。業界普遍反映,台灣在美中貿易戰未歇的同時,又面臨新一波「貨幣戰」衝擊。
哪些產業首當其衝?
據《聯合新聞網》指出,有業界人士表示,目前受衝擊最重的包括機械、化工、紡織及ICT零組件等以出口為命脈的產業,這些產業本來就受困於國際需求疲軟,如今又被新台幣升值壓縮利潤,形同雪上加霜。
工具機業者更透露,產值從2014年的60億元高峰,十年間腰斬至20億元左右,減少了40億元、約66.7%,去年更被中、日、韓對手全面壓制,台幣若再升,勢必掀起倒店潮。
升值衝擊財報有多嚴重?
以大立光為例,去年第四季因台幣貶值,意外獲得15.8億元匯兌收益,光是這筆就為每股盈餘貢獻11.8元,而今年第一季台幣走升,雖仍有4.3億元的匯兌收益,但明顯減少,該公司高層坦言,如果台幣繼續升值,獲利將遭遇重大挑戰,凸顯出口企業高度依賴匯率走勢。 (相關報導: 新台幣狂飆,能換多少便宜日圓?日銀不升息+貿易緩和 內行人都這樣買 | 更多文章 )
政府該如何回應出口業困境?
另有微控制器MCU與傳統製造廠業者呼籲,政府應正視當前匯率對中小型出口企業的威脅,提出具體對策因應,他們質疑,面對從關稅到匯率的雙重夾擊,主管機關有無準備好保護弱勢產業?現階段若仍無積極措施,恐將導致產業外移或倒閉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