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偉觀點:「解放臺灣」是中國大陸真正的民意嗎?

在中國,政策的制定完全由黨的領袖決定,普通的民眾無法通過自由的選舉,輿論表達或示威等手段影響政策的走向。圖為中國領導人習近平。(資料照,美聯社)

在中國大陸,民意的表達和政治決策的制定始終受到中國共產黨的強烈影響。在這個由黨的領導全面控制的體制下,真正的民意是否能夠得到充分的展現?本文將探討中國大陸的「黨意」與「民意」之間的差異,並討論在這個框架下,臺灣問題是否真能代表中國人民的意願。我們將通過分析中國的政治體制、人民的壓迫與控制、以及臺灣問題的歷史背景,來剖析這一問題:中國的政治體制與民意的關係 。    

政體與政策

中國是一個一黨制國家,由中國共產黨主導一切國家事務。雖然憲法理論上賦予公民選舉權和言論自由,但實際情況遠非如此。黨通過一系列對於言論的限制和鎮壓,乃致於人身迫害等制度化的手段來確保對政治、經濟和社會的全面控制,限制了社會各層面,尤其是普通民眾在政治決策中的發聲和參與。例如,新聞媒體的報導受到嚴格審查,社交平臺上的言論常常被監控和取締,甚至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的談話也時常受到監視。人民為了自身和家庭的安全,不得不屈從中共的統治。

筆者在八十年代初來美國自費留學,第一次在紐約中華公所發表揭露中共暴政的演說,會後有臺灣記者發問:「既然你把中共說的如此不堪,那麼國軍一旦反攻大陸,人民豈不會粉粉起義,單食壺漿,以迎王師?」我回答:「非也,與此相反,沿海居民反而會積極參加解放軍,抗擊國軍。」何至於此,因為大陸人判斷國軍並無反攻大陸實力,結局落敗而已,何不利用這個機會爭取立功,入黨提幹,真乃天賜良機。」

歷屆政治運動培養了億萬「演員」

在中國人民心目中,鮮少有是非觀念,只有利害之分。大家都學會了如何做一個黨所需要的演員。正如北北京電影學院教授郝建說:「我們絕對知道在什麼時候可以拍案而起作出義正詞嚴狀,也絕對知道什麼時候必須對自己清楚萬分的問題保持沉默、三緘其口。我們還有一個更可怕的表現。這就是柿子專揀軟的捏:即在一個最安全的方向上作出好似怒不可遏、仗義執言實際精打細算、八面玲瓏的完美演出。我們也知道什麼時候說什麼話可以上達天庭得到首肯,什麼話會觸犯眾怒。就我自己而言,這種算計已經高度技巧、出神入化;這種掌握已經進入潛意識層面。」

民意的逢迎與黨意的主導

在中國,政策的制定完全由黨的領袖決定,普通的民眾無法通過自由的選舉,輿論表達或示威等手段影響政策的走向。黨規定:「不得妄議中央 。」人民還有什麼話好說。在文化大革命中,今天百萬人民齊聚天安門廣場,熱淚盈眶,高呼「向江青同志致敬!」明天形勢一變,  同樣的百萬人民又是淚流滿面,狂喊:「打倒白骨精!」又如:幾年前,美國勒令關閉休士頓總領館後,中方也以對等為由,強行關閉成都美領館。在美方撤館的兩天中,看熱鬧的中國民眾猶如過江之鯽,大放鞭炮,慷慨激昂,嚴厲斥責美國是是紙老虎,有人甚至建議把美領館改建為公共廁所,大有讓他「遺臭萬年」之勢。 (相關報導: 索馬利亞今起禁持台灣護照出入境 外交部嚴正抗議:中國唆使 更多文章

美國在中國人心目中難道竟如此可惡?這個世界怎麼了?大家忘記了為了美簽大排長龍的盛況?忘記了爭先恐後送兒女去美國上學的擁擠?忘記了多少「金色冒險號」搶灘溺斃的冤魂?忘記了達官貴人們大買豪宅建立洛杉磯「二奶村」的景觀?忘記了多少中國人為了辦政治庇護使掮客大行其道?善於弄虛作假的中國人沒有個人的民意,只有依附權貴,趨炎附勢,以換得既得利益。民意早已被「鎮壓反革命」、「反右鬥爭」、「文化大革命」和「階級鬥爭,一抓就靈」所厄殺。你要是反抗政府,就像是一個嬰兒給拳王泰森比武一樣,天安門的坦克和香港街頭黑衣人的強暴已告訴你:強權便是真理!